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中原再掀“转移”热潮
时间:2015-01-31 00:05:14      

        一场蒙蒙细雨之后,放晴的扶沟县迎来了号称当地“史上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的企业家、集群管理人员、专家、协会领导齐聚一堂,共商服装产业转移大计。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慷慨致辞,温州市服装协会会长郑晨爱也发表了充满激情的演讲,此外,记者在会议现场还看到了江苏、山东、广州、泉州、武汉、厦门等地方行业协会领导的身影,足见本次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和行业人士对本次产业转移会议的重视。

        眼前的一幕并不陌生,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纺织服装产业承接地,近年来扛起产业转移大旗,活跃在倡导、宣扬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线。从2009年轰动全国的荥阳全国服装产业转移会议,到2010年不断涌现出以郑州市中原区为代表的新兴服装产业基地,中原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转移热土。

        相聚扶沟再话“转移”

        这次会议为什么选在离郑州车程1个小时的扶沟县?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这个抗日英雄吉鸿昌的故乡。扶沟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周口市,人口73万,是河南省纺织服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河南省知名纺织产业集聚区”、首批“河南省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试点。

        目前,扶沟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9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5亿元。目前已入驻各类企业78家,建成投产64家。据扶沟县工信局局长郭长海介绍,已经审批下来的“1.8亿米印染环境容量”是扶沟县区别于河南其他产业承接地的最大不同和特有优势。

        在记者随与会嘉宾参观完整个产业园区后,听到了许多同行人员发出的赞叹声。均安纺织服装商会秘书长李令甜向记者表示,这里的园区规划很清晰,设备也很先进,比一些发达城市的工业园区还要漂亮,令她大吃一惊。广州市中环服装辅料公司总经理秦建华则表示,从广州大老远跑来真是不虚此行,园区从硬件上来看,非常出色,这对大多数想要转移的企业很有吸引力。园区中建立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和服务中心在其他的产业园区里并不多见,能看出当地政府的长远眼光。

        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何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会落户不算出名的扶沟县了。

        “巧媳妇”带动订单转移

        作为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巧媳妇工程”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浓厚兴趣。那么,何为“巧媳妇工程”呢?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李刚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这项工程的内容。

        “河南省约有6300万农村人口,其中有一大批年龄在25~40岁的‘巧媳妇’留守在农村。这是一个思想最稳定、责任心最强、最渴望工作、最需要花钱的群体,她们当中很多人婚前也曾在外打工,不少人有在服装厂工作的经历。目前沿海服装企业不缺订单,就缺工人,如果能把沿海企业的订单转移到河南,帮助企业把服装厂建在乡镇,就能让巧媳妇们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订单与工人对接。巧媳妇们从‘一产转向二产’,加入服装产业大军,每人每年将增加1.5万元左右的收入,还可以创造数百亿元的工业产值。”李刚的介绍引发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和强烈的共鸣。

        近两年,沿海地区大量的服装加工订单缺人完成,很多公司不敢大胆接单,订单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趋势渐渐明显。去年以来,一大批沿海服装企业落户河南,如罗蒙西服入驻郑州市中原区,福建凤竹集团落户信阳市平桥区,福建汇达时装公司在济源市生产“卡朱米”羽绒服等。一批服装企业的落户意味着更多的订单将转移到河南。

        如果这些订单能够充分被“巧媳妇”消化掉,创造的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李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郑州一家女裤领军企业有2000名工人,一年产值两三个亿,每年人均产值超过10万元。粗略估算,巧媳妇们如果都能实现就业,每年可创造约1000亿元产值。

        在“转移”中占据主动

        为了使巧媳妇足够“巧”,河南省将成立河南服装管理人才技师培训学校,并将在淮阳县等人口大县设立分校,计划每年培训服装、家纺技工技师3万人以上,短训巧媳妇10万人,重点培训工段长等紧缺人才2000人,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人才储备。

        “河南要发挥内生动力,把闲置劳动力利用上,几十万工人一年的工资可以拉动内需几百亿元。应该学习沿海地区上世纪80年代的做法,比如福建的七匹狼、九牧王等都是靠承接加工起家的。河南需要放下身架甘当中国服装业的加工厂,甘当‘小学生’,学习沿海地区的先进管理方式,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好,然后再考虑做品牌。”李刚表示。

        实际上,产业转移的基础是订单的一步步转移,而订单转移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解决劳动力问题,未来谁能够掌控劳动力资源,谁必将在产业转移中占据主动。

    (纺织服装周刊)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