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棉价疯狂 面料企业求变
时间:2015-01-31 00:51:14      
    前几天,广东新塘一家牛仔企业负责人主动联系记者,他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年纺织企业的日子很不好过啊。细聊下来记者了解到,他之所以发出如此感叹,是因为疯狂暴跌的棉价让企业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通过多次与该负责人沟通,记者对这家企业的情况已有所了解。企业近两年在提高产品档次、树立品牌形象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在去年还成立了外贸部,准备开拓国外市场。应该说,这是一个主动求变、积极向上的企业,而企业面临的棉价不稳定,也是其他同行无法回避的行业现状。当前面料企业的真实感受是什么?他们又是采取什么行动去面对棉价的不利影响?

    下游订单量小了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棉价长期以来处于高位,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不敢冒险高价购进棉花,库存大多处于不足状态。“一般来讲,纺织企业的原料库存都会维持在2个月左右的用量,但是去年棉价的一路上扬,很大一部分纺织企业减少了储棉量,储备周期减少为20天左右。”新塘牛仔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那么,近期棉花价格出现大幅下滑,纺织企业是否会借此机会增加库存?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虽然此前棉价高位时,不少纺织企业已经减少了库存,但是仍需先行消耗掉原有库存的高价棉花,才会购进新棉。现阶段其实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密切观望,避免因棉价继续下行而带来库存的亏损。

    纺纱、织造的企业担心棉花价格继续下跌而不敢贸然买进,同样抱有观望情绪的还有面料采购商。可以说,目前这种观望情绪在纺织产业链条上层层往下传导,出于对利润的控制,很多企业放慢了下单的步伐。

    该牛仔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公司在国内的棉花产区拥有相当面积的原料基地,企业所需的棉花基本上都由基地供应,因此受原料价格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而当前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客户少了,订单量小了。由于价格变动快,下降幅度大,不少客户在下单时相对比较保守。“虽然真正有需求的客户还是会下订单,但多数是一些小单、急单、少单”。

    与上下游寻求稳定关系

    棉价暴涨暴跌,这种大起大落、不稳定的行业环境,都不是纺织企业乐于看到的。“涨的时候还好点,客户怕继续涨,会赶紧下单,而跌的时候,客户会选择观望。有的客户甚至到价格相对稳定且低廉的国家下单。”福建一家色织企业负责人分析说,“不开工生产吧,技术熟练的工人就会流失,等行情好的时候又招不到工人;开工生产吧,基本是亏本买卖,棉纱价格甚至比棉花价格还要低。”

    去年棉花价格大涨时,有人赚足了钱,有人血本无归;现在,棉花价格出现了“跌跌不休”的大逆转,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可以看到,棉价上涨,从棉花、棉纱、棉布,再到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价格逐步往下传导,但是越往下游提价幅度越小。而这新起的一轮棉价下跌,利润空间同样也是层层缩小。其实,暴涨暴跌都会导致上游企业面临更大的成本和市场风险,并使下游企业生存境遇艰难。去年棉价涨幅超过100%,而终端服装产品要提价并不是太容易。

    其实记者在与企业沟通时,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并不会因为短期的获利而窃喜,多数有远见的企业选择绷紧“风险意识”这根神经。他们一方面希望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能稳定棉价,另一方面,他们也努力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中,与上下游建立利益均衡、互惠互利的稳定关系,与客户的联系越紧密,企业抗风险的系数就越高。

    逼出来的替代措施

    与棉价上涨时企业采取的短期应对措施一样,多数面料企业表示,现在棉纱价格跌得快、跌幅大,企业要做到的是出货快,现阶段接短期的订单,接量小一点的订单,相对来说风险容易控制一些。当然,企业短期内选择这种被动的措施,多多少少有些无奈。

    其实在与企业的沟通中,他们更愿意谈到企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战略决策,在他们看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坚持,才会让企业在面对不利因素时占有主动权。这些长期规划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方向:一是提高产品档次,以高性价比的产品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与上下游建立更稳固的伙伴关系。

    新塘牛仔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企业利用混纺技术,研发出了棉与天丝、竹纤维、涤纶、毛等原料混纺的新型牛仔面料,并加强了牛仔面料的洗水后整理工艺,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牛仔面料的档次。而如何更好地与下游服装品牌商对接,则成了当前面料企业努力的大方向。

    以上是企业从自身情况出发所制订的短期对策和长期规划,而他们所期盼的原料市场价格平稳,更多的是需要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政策的及时出台,并贯彻实施。

    今年3月,《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政策出台,提出了在新疆、山东等13个省、自治区,以每吨1.98万元的最低收储价不限量收购棉花。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最低保护价对稳定市场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充分调动棉农种棉的积极性。可以预见,如果这一轮暴跌持续下去,棉农积极性受挫,将导致减产,下一轮棉价的大起大落可能再次上演。

    “棉花产量稳定是整个产业链稳定的基础。产量大幅度波动会带动棉花后续产品的价格波动,政府部门应该在种棉补贴、临时收储制度方面加大力度,以保持棉价基本稳定。”某业内专家分析道。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