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校园访谈 | 北服党委书记周志军: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创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4-02-29 09:28:00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席萍

“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凝练出‘党旗红引领时尚红’特色党建育人模式,积极发挥北服‘设计力、科技力、组织力、传播力’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纺织人才大会上,北京服装学院(以下简称“北服”)党委书记周志军提出,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创新行业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将教育内容向社会延伸,加快校企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周志军结合北服近年来转型发展的实践,特别是在推动产教融合方面的主要工作,阐述如何更好发挥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党建引领事业发展


谈到近年来北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主要工作,周志军表示,学校始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

北服师生团队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制服装备。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以设计学为龙头,强化艺、工、商多学科交叉融合,辐射带动各学科协调发展。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学校设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300个国家级、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纺织服装、时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来均在5%以上。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多人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等,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等纺织服装材料、服装与服饰、时尚传播领域的众多领军人才和学者,成为时尚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

在科研创新方面,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激发有组织科研的内生动力。学校设有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等机构。立足学科前沿,学校设立了服装科技研究院、时尚研究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等机构。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210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单列学科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8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获得授权专利690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20余项。

在服务社会方面,以学科特色为支撑,在服务国家重大项目中践行“国之大者”。学校先后承担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第19届亚运会的相关服装设计,以及神舟系列航天服饰及舱内用鞋等重要设计创新工作。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学校完成了9个比赛项目的服装设计任务,打破了中国冬季运动比赛服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

近年来,北服在产教融合方面构建了“层次化、模块化、贯通制”为特色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平台,不断加强产教融合,形成了适应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创新培养之路。

在平台建设方面,北服整合校内外两方面资源,共同组成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北服晨风产业园、北服海宁创新园、北服—安踏运动装备研究院、北服迪尚智能制造与生产实验室、温州美学经济研究院等的成立,都是北服近年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案例,为学生实践和产教融合育人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平台


周志军认为,建设“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2023年,北服开始全面启动“服装学”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这是全国纺织服装领域首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也是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探索。

由学校党委策划实施的“新时代乡村劳动者服装设计暨美好生活时尚工程”以2021年实施完成“百名教师、千名学生、千款设计”为起点,“十四五”期间持续为中国乡村劳动者开展服装设计创新。

学校在平台建设上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中国服装服饰创新平台建设为核心,构建新时代中华服装服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核心阵地。加快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服装新兴交叉学科理论体系,助推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打通“创意—设计—工艺—生产—传播—营销”全流程,着力解决在绿色纺织材料、数字化赋能、专业功能服装等方面的“卡脖子”难题。

平台的建设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建成首都消费时尚创新平台,高质量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树立时尚品牌活动风向标,增强北京“设计名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平台建设注重推动“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组织与制度创新,开展交叉学科的原创性、系统性研究,发挥交叉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构建知识体系协同平台及新型开放学习社群、学科建设和学术能力提升的开放式知识平台,推动“服装学”新兴学科下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装交叉学科领域顶尖人才、国际一流设计师,助力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

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纺织服装行业、时尚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拔尖人才培养创新,探索基于服装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规律、路径和方法,以构建知识体系协同平台及新型开放学习社群为抓手,创建基于“虚拟互联、共享协同”的知识体系协同平台,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

在平台的研究方向与创新模式上,周志军提出,平台要以“工学”为基础,交叉融合艺术学和管理学,建设面向服装新材料技术、智能服装技术、服装与人体性能技术、服装与可持续技术以及智能化制造等领域的学术科研团队,解决服装纺织产业重大技术难题;以“设计学”为龙头,交叉融合艺术学、工学和管理学,建设涵盖服装文化研究、服装传承设计、服装创新设计、数字虚拟服装设计等关键设计领域的学术科研团队,解决中国服装“走出去”和“走上去”的现实问题;以“艺术学”和“管理学”为两翼,交叉融合工学和设计学,建立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体系,形成中华服饰文化成果数据库;重点建设服装品牌战略与管理、服装时尚文化传播与展演等领域的学术科研团队,解决服装时尚产业发展新商业模式以及服装文化推广和传播技术等重点问题,推动中国服装文化国际化。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


当前,纺织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都处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关期。周志军表示,北服始终坚持立足行业办学,培养面向未来的行业创新人才。学校将坚定不移深化产教融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紧紧抓住数字智能这一未来趋势,坚持开放共享、创新求变的基本策略,既要在行业转型升级的一线培养锻炼人才,又要把前沿科技成果和时尚创意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高质量校企合作中实现高质量的共赢发展。

2023年以来,北服为顺利推进“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以建设“中国服饰服装创新中心”为核心,开展“国家形象创新平台”“首都消费时尚创新平台”“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平台”三个平台建设,组建研究团队进行科技攻关;以“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体系重构为视角,创新学科发展生态,以“学科创新联盟”“协同平台及学习社群”为抓手,形成有组织的科研学术团队、有核无界的知识体系以及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塑造“三位一体”的开放式“服装学”学科生态;以建立创新协同发展的管理机制为抓手,完善了交叉学科的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创新交叉学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绩效考核机制的制度基础建设。

北京服装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人才培养、数字化研究、色彩及材料分析和服饰文化重大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图为北服党委书记周志军(中)、院长贾荣林(左)与王亚蓉研究员深入交流。

身处纺织服装行业高等教育的最前沿,周志军对契合发展需要的纺织服装业人才培养有着更精准、更全面的认识。

她表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要树立三大理念。坚持以产业为牵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贯通融合,推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坚持多方联动,完善课程体系、育人体系、评价体系,使教学内容与行业产业实践需要更加匹配。

建设共同体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需要优化四个生态。优化学科专业生态,突出一流引领,交叉融合,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产业需要,加快推动建设交叉学科和新兴专业,夯实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优化文化生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夯实人才培养的文化基础。优化交流合作生态,坚持内外联动、开放共享,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务实合作,夯实人才培养的资源基础。优化创新生态,聚焦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技术攻关、前沿设计实践,激发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创造活力。

实现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协同育人,要完善六大机制。建立行业协会协调统筹机制,推动契合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双师型”联合授课机制,推动校内教师理论授课与行业企业设计师、工程师应用教学相结合;建立授课教材联合编写机制,推动理论前沿与实际应用紧密衔接;建立校内实训实验与企业实践教学联动、创新创业培养支持机制;建立校内科研创新与企业需求匹配机制;建立人才供需对接机制。

推动协同育人走深走实,要创新三大实践。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专注推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共建科技和设计创新研发中心,以项目制为牵引,构筑人才培养宽广平台;创新校企合作项目班、人才培养定制班、校企交流挂职锻炼、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多元形式,深化人才供需对接,优化人才选用育留。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