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董国英
选题的理由
企业生产要围绕效益进行,而毛条优等品率降低,产品要降价出售,影响效益。因此,必须提高优等品率,以取得效益的最大化。2010年1~4月,毛条优等品率平均为95.65%,主要问题是毛条中有用针叉拨不开的大毛结,产生毛片。对下游用户来讲,毛片的含量越低越好。经过小组共同讨论,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活动目标为:2D腈纶毛条优等品率提高到 98%以上。分析调查后,我们对2010年1~4月2D腈纶毛条质量降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共有31批产品降等,其中毛片降等批次最多,占全部降等批次的68%。若通过活动能解决80%的毛片降等问题,即可使2D毛条优等品率达到98%以上。从优等品指标统计数据来看,3月为97.2%,接近我们的目标值。
要因确认
我们针对人员、设备等开展排查,认为培训少、防疵捉疵工作不彻底、未按清车要求清车、电热板表面不光洁、卷曲罗拉有毛刺、丝束含油低、丝束含油波动大、丝束整齐度差、卷曲损伤严重等为非要因。而电热板不水平,梳箱针片断针、弯针多,预拉区牵伸比低为要因。电热板水平度差易造成挤丝,丝束受热不均匀,会提前断裂。在现场检查了4台拉断机(高缩机台)的电热板,发现电热板水平度不符合≤0.5mm的工艺要求,尤其是下电热板中3块电热片相互之间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实测值平均在1.2mm。其次,我们查阅了2010年1~4月交接班记录,发现184次检查中有114次梳箱梳理效果差易绕毛;现场停车检查各针梳机梳箱针辊状态,发现针梳机梳箱的上、下针辊都有不同程度的断针、弯针现象,头道针梳机断针弯针率达到了12.55%,末道针梳机断针弯针率达到了7.29%。另外,拉断机预拉区牵伸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拉断机的出条质量,若预拉区牵伸比设定不当,将导致拉断机出条中长毛含量增多,从而使毛片增加。
解决措施
一、调整拉断机高缩机台电热板使其达到工艺要求。我们组织设备人员用拉水平线的方法逐台对拉断机的上、下电热板分别进行水平调整,然后将电热板闭合,对上、下热板的闭合水平度和间隙进行综合调整,使热板水平度在0.5毫米之内。
二、逐台检查针梳机梳箱,对断针超过两个的针片进行更换,对弯针进行修复。完善考核制度,防止结头及异物进入梳箱。
三、针对丝束特点,适当提高预拉区牵伸比。在迟仁江组长的带领下,我们选择设备状态较好的1#、2#拉断机作为试验机台,针对丝束质量情况,将1#高缩机台预拉区牵伸比由1.20提高至1.24,2#正规机台预拉区牵伸比由1.24提高至1.28,后又将1#高缩机台预拉区牵伸比由1.24提高至1.28,2#正规机台预拉区牵伸比由1.28提高至1.32。
效果检查
一、5月底所有拉断机电热板调整后,小组再次检查电热板水平情况,全部合格,达到工艺要求。
二、梳箱针片调整后,断针、弯针片数量大幅下降,仅在次要梳理位置利用了断针数量在两个以内的断针片和校正后的弯针片,使针辊断针、弯针率达到≤5%的目标,实际头道针梳机断针、弯针率为4.91%,末道针梳机断针、弯针率为4.68%。
三、8月中旬,经过连续运转观察发现,预拉区牵伸比设定为1.28~1.32时,拉断机出条均匀,手扯毛条没有发现长毛,经质检中心做样分析,长毛含量仅为0.1%,达到目标要求。
活动效果
我们对活动后(2010年9月~12月)的2D腈纶毛条质量降等情况进行统计,不仅降等批次有大幅下降(由活动前的31批降到活动后的13批),毛片降等所占比例也从平均68%下降到15%,已不是主要问题。经过全体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2D腈纶毛条毛片有了明显降低,满足了后纺用户对实物质量的要求。2010年12月,根据销售部门对2D毛条用户60个批次的调查反馈信息,客户对毛片一项反馈明显下降,满意度达到95%。通过本次活动,我们QC小组运用QC理论和方法,使腈纶毛条毛片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了预定目标。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活动,进一步提高毛条质量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