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静
9月26~30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清河县人民政府协办,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清河羊绒制品市场管委会、清河羊绒行业协会、清河羊绒产业创业商会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清河国际羊绒及绒毛制品交易会暨第二届清河羊绒旅游文化节在清河县举行。交易会期间,共有2000多名采购商莅临展会,达成意向合同3.2亿元。
本届展览会以“品牌创造价值文化提升实力”为主题,在注重实质性交易的同时,大力度引导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展示企业文化内涵。交易会期间,除了举行羊绒产品的展示交易外,还举行了时装走秀、发展论坛、技术讲座、文化展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中国清河羊绒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孙连领介绍:“随着清河羊绒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清河羊绒产品的销售市场开始由‘工厂’向‘市场’转变,‘渠道制胜,终端为王’成为企业的共识。今年交易会筹办期间,组委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大力拓展销售渠道,在积极邀请国内外大羊绒企业参会的同时,重点放在终端采购商的邀请上,期间派出专业招商队伍,分赴全国各城市的量体制衣店、专业市场进行上门招商,通过积极邀请,共有2000余家羊绒服饰终端经销商前来清河与参展企业对接,进一步增加了交易会的针对性。”
然而,我们在为‘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深感自豪的同时,却在羊绒贸易中时时处于被动地位,我们的价格常常不为外商所接受,外商却利用我们内部的价格竞争,压价购买。而羊绒价格指数的发布,将作为提升我国羊绒价格影响力、增强对国际羊绒定价话语权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对全球羊绒价格形成机制产生深远影响。”清河县县长张万山对此深有感触地说。为此,清河县政府积极联系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等相关单位制订清河羊绒价格指数的发布计划。本届交易会开幕式上,由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赵佐仙向业内人士正式宣布“清河羊绒”价格指数的推出,这是清河继今年第二届羊绒纱线展期间推出羊绒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之后,清河羊绒产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清河羊绒制品市场自主品牌的创建,清河县委政府大力实施了“旅游带动”战略,积极整合县内旅游资源,完善清河羊绒制品市场旅游实施,全力打造“宜商宜游”市场,打开了清河羊绒制品销售的崭新局面。目前市场出现了“三多”的销售现象:一是参加“清河购物一日游”的人越来越多;二是团购的络绎不绝。山东有家企业给职工发福利,一次就购走了800件羊绒衫。企业老板说,在清河市场购买这批羊绒衫要比在当地商场省一多半的钱;三是批发商来的多。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刚运营时,只有山东、山西、河南、天津等周边省市的一些小批发商光顾,现在该市场批发的触角也远伸至东北三省、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等地,平均每天来自各地批发商有五六十拨之多。品牌赢得了消费大众。据有关统计信息显示,在国内消费羊绒制品的人群中,每百个穿用羊绒制品的人中,清河羊绒制品能占到20%以上。
为此,在本届交易会期间,河北省旅游局正式授予清河羊绒制品市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牌匾,这标志着清河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旅游设施的改造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