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秀明
通讯员 梁晓兵 秦永杰
9月28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总经理张鲁亚一大早就来到生产现场,当他看到三期生产线矗立的硕大罐体内排出的无污染气体缓缓融入碧空时,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洁净的天空,潺潺的流水,社会责任感在企业不断强化。
据了解,平煤神马帘子布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基地。该公司产品60%出口国外,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以上。但是,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企业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在生产中会产生油烟,难闻的气味还曾引来周边居民的抱怨。如何改变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壁垒。
随着公司的技术进步,他们在解决油烟问题方面做足了功课。从2006年起,公司先后在两个新开工项目上进行了油烟治理的尝试,对合成纤维纺丝油烟的产生、组成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研究中,他们发现油烟废气具有能用最新技术手段被高效捕集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公司研制了油烟废气净化处理成套技术装置,使油烟去除率达到95%以上。此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有了技术,还要转化为科技成果。由于生产工艺的特殊性,油烟治理只能在检修期间进行。为了保证在今年9月中下旬短短十几天的停车时间内完成这一项目,公司成立了以张鲁亚为组长的纺丝油烟治理技改项目组,与有关厂商签订了项目施工合同,提前建设一台圆柱体、两台卧式长方体油烟处理装置。9月27日,公司在设备检修周期内顺利完成了系统对接工作。从此,厂房上方再也看不到阵阵轻烟,公司的环保工作迈进了一个新时代。
神马帘子布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除了油烟治理之外,他们还改造了在检修周期投入使用的联苯炉。联苯炉是为企业提供生产动力的重点设备,也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受技术所限,联苯炉使用的导热介质有气味。公司在技改过程中,通过采用国产新型设备和导热介质材料,不仅解决了空气污染问题,还更加安全环保。仅此一项,公司节约采购成本120万元,年省电10万度,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同样的环保项目也应用到了工业废水处理上。公司应用硝化菌菌种,成功改良污水处理系统菌群,开发出了适合己二胺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排放指标优于国家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并且实现了废水回收再利用。工业废水在处理后,可直接用于厂区绿地浇灌、蒸汽凝结水喷淋等。目前,该技术已通过河南省科技和环保部门的鉴定,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