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产业用纺织品绿色智造对接活动暨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新址投运仪式在浙江绍兴柯桥举行。活动以“布局新标杆、赋能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自2005年落户绍兴以来,始终深耕产业一线,已成为推动区域纺织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此次新址投运,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功能升级与战略布局的深化。新址总面积约13500平方米,内设功能材料中心、染整技术中心、复合材料中心、植物染色中心、洗消验证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七大核心板块,是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服务于一体的纺织全领域一站式、一条龙公共服务平台。未来,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将进一步提升研发与服务能力,为绍兴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强劲的科技支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表示,产业用纺织品作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必须牢牢把握绿色转型与智能升级的两个“主战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高效协同与价值提升。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新址正式投运与“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揭牌,标志着院地合作迈入新阶段,也体现了通用技术新材、通用技术中纺院在服务地方产业、推动行业创新方面的战略远见与责任担当。
通用技术新材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通用技术中纺院董事长姜俊华表示,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扎根绍兴20年来,构建起覆盖纺织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推动长三角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通用技术新材将强化与各方战略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共同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在绿色智造、高端应用等方面实现新跨越,为纺织强国建设贡献“通用力量”。
绍兴市柯桥区政府副区长周艳表示,当前,柯桥正大力实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育新行动,更大力度推进现代纺织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新址投运,是贯彻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深入推进院所合作、加速现代纺织产业“两新”融合的关键举措。期待分院充分发挥平台引领优势,打造全国纺织科技攻关的“柯桥样板”,成为辐射长三角、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纺织科创高地。
会上,纤维基复合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紧密围绕“四个面向”战略指引,聚焦国家安全、“双碳”目标、健康中国等重大工程任务,开展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中技服(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浙江材华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越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宝仁和中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别与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通用技术中纺院、通用技术中纺绿纤签署了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涵盖医疗软器械、碳纤维编织装备、稀土功能纤维、绿色纤维短切业务等多个前沿领域。
在主旨报告与成果发布环节,多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围绕产业用纺织品绿色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等议题展开探讨。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桂梅在阐述行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与路径时指出,随着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体量不断增大,绿色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中产协通过战略研究、绿色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可生物降解”和“可冲散”认证等方面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品质化、功能化、多元化、绿色化是行业发展趋势,绿色制造将从单点突破迈向全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
通用技术中纺院高纤复材所副所长李婷介绍,中纺院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围绕先进纤维材料、多维织物及结构复合材料、柔性纺织品及多功能复合材料方向,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并拓展应用场景,其代表性成果已在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产业领域实现应用。
通用技术中纺绿纤总经理助理张磊介绍,莱赛尔纤维本身具有可降解绿色属性,且具有良好强力,是制作可冲散无纺布的优质材料。用绿纤莱赛尔纤维制成的可冲散湿厕纸,能够平衡强度与分散性,擦拭时坚韧不易破,使用后投入马桶,仅靠水力即可快速分散,不会堵塞马桶、下水道及城市污水系统。
通用技术中纺标(浙江)检测公司副总经理胡凯介绍,新能源智能化浪潮下,汽车产业技术不断革新,推动着汽车内饰材料向更健康、高端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汽车内饰材料正从“静态装饰件”进化为“动态功能载体”,其价值衡量标准已从美观耐用转向数据交互量与功能集成度。
此外,与会代表还参观了通用技术中纺院江南分院新址,实地感受先进的研发环境与创新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