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新时代 我织就 | 打破碳纤维技术垄断的“门外汉”
时间:2017-12-21 09:52:48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周心怡

张国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院长。2005年时,年近50岁的张国良还在从事纺织机械生产领域的工作。当时苦于为公司发展寻找新项目的他,接触了解到碳纤维的优越功能和广泛用途。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是具有高强、耐高温、耐腐蚀、导电好的特种高性能纤维,在交通、医疗特别是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正是因此,碳纤维的制备技术难度很高,被日美等少数国家长期封锁垄断,虽然我国在碳纤维领域的研究已有40多年,却一直没有实现产业化,在相关应用领域的碳纤维原料需求始终受制于人。


  巨大的使命感以及对这项技术的痴迷,使张国良把打拼多年的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全身心投入碳纤维技术的产业化之路。当时,国内的碳纤维研究基本局限于实验探索阶段,业内专家们对张国良的想法也是一片质疑之声:“碳纤维难度太大,有些国内企业几个亿的投资砸进去,连碳纤维原丝的影子都没见着,你能行?”然而,执着的他一旦认准了这个方向,哪怕是倾家荡产,也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从此,张国良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碳纤维的研发攻关课题中。


2005929日,碳纤维项目正式启动,多年从事纺织机械的生产经验让张国良敏锐地发现,碳纤维的生产原理与腈纶的生产工艺有相通之处,只是技术要求更加苛刻。他查遍有关碳纤维的信息,记录下3000多个主要工艺数据,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他几乎找遍了国内碳纤维的专家,把一辆吉普车跑得几乎散了架。正是因为这股痴迷的劲头,一群满怀碳纤维“中国造”梦想的人,带着几十年碳纤维研究的经验跟随张国良组成了一支“碳纤维产业化国家队”。


  简单说,碳纤维的原丝就是“无瑕疵”的腈纶,再将原丝经过碳化就得到了最终产品。然而,要真正做到“无瑕疵”和实现稳定的碳化过程要经过多次的技术攻关。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没有设备、没有技术,除了自主创新,张国良和他的团队别无选择。


  试生产过程也是困难重重,由于输料管堵塞,浆料越来越稀拉不出丝来,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而生产线一旦开车就不能停,每天试验花掉的钱相当于购置一辆全新桑塔纳汽车的资金,每当大家感到困惑时,给出解决方向的还是张国良。


  在不断的技术攻关中,张国良带领团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2007年张国良成功生产出第一批碳纤维;2010年,100T300级碳纤维规模生产,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国内碳纤维市场的长期垄断;2015年团队成功攻下了干喷湿纺T700碳纤维工艺,成为我国唯一个攻克这一工艺难题的企业。


  在碳纤维生产步入正轨后,张国良持续加大碳纤维的后道制品研发力度,将碳纤维成功应用到纺织机械零部件、空轨列车车厢等更多民用产品中,以及投入到航天及火箭等国家尖端领域和国防建设领域的应用中。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