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破解棉价困局需建立产业长效机制
时间:2015-01-31 04:09:4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郭洪林于近期在媒体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市场化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贸易规模逐步扩大。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268.2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08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由2000年的11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719.2亿美元。

    郭洪林在分析我国农产品进口种类及数量变化趋势时指出:2009年我国进口前50名商品中,有大豆、棉花和棕榈油及其分离品3类农产品。中国棉花进口额与进口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000年–2006年这两项数值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6年中国进口棉花364万吨,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比2000年的进口量上升了70多倍;进口额由2000年的0.74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48.68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纺织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加入WTO也带动了中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增长。但是,2007年之后,由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上涨、国内棉花产量增加、国家对进口环节的调控以及金融危机对供需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棉花进口量开始逐年回落。

    郭洪林指出,从长远来看,我国棉花等农产品的进口额将会持续上升,鉴于大豆产业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市场进口依存度达70%,产业已处于不安全状态,以及2010年以来一路走高的棉花进口价格问题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棉花价格的上涨继而带来企业成本升高的压力,最终导致很多中小纺织企业面临大面积减产停工。因此,长远而言,建立我国棉花产业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植棉补贴力度,提高棉农种植积极性,尽快扭转植棉面积连年下降的不利局面,提高棉花的自给能力才是破解棉花高价困局的根本之道。

    (中华合作时报)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