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震纶:向现代化纺纱企业迈进
时间:2015-01-31 08:08:14      
    □本报记者 李娟

    震纶棉纺将“十二五”发展方向确定为:扩规模、提档次、系列化。今年年底,震纶新厂区二期工程将投产,届时企业将形成37万锭的生产能力,年产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5.5万吨。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将扩建30万锭纺。公司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管理最好的再生生物质纤维纱线生产企业。

    由于行业细分的原因,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在化纤业内名气可能不算大,但它却是吴江有名的特色企业,“小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记得去年第一次到企业,他们告诉记者因为几年前就进行结构调整,基本没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再次到访企业,在复杂的运行环境下他们又取得了新的增长。即使在今年粘胶纤维价格大幅波动的时期,这家主要利用粘胶纤维纺纱的企业仍然形势喜人。

    装备每年投入过亿元

    震纶棉纺是一家专业生产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民营企业。2003年初,吴江及周边地区纺织业发展方兴未艾,众多投资者纷纷加入其中。当时吴江及周边地区以薄型面料及相关化纤生产为主,纤维素纤维纱线的生产十分冷门。震纶棉纺董事长沈培荣冷静分析形势后决定另辟蹊径,走错位发展之路,专注于纤维素纤维纱线的生产。目前。企业已经形成25万锭生产规模,年产各类纱线近4万吨,产品种类已发展到粘胶系列、竹纤维系列、天丝纤维系列、莫代尔纤维系列四大类100多个品种。

    震纶棉纺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坤多次告诉记者,先进技术装备是他们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的“法宝”。自2006年以来,公司不断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大技改投入,使传统纺纱企业向“二化三高(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度、高效率、高质量)”的现代化纺纱企业转变。近年来,震纶棉纺每年在机器设备上的投入超过1亿元。

    2006年6月,震纶棉纺引进第一批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跨出了设备技术改造的第一步。2009年,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行业运行时,震纶棉纺投巨资引进系列先进纺纱设备,包括德国特吕茨勒的清梳联、日本村田的全自动络筒机等。公司还在国内首家引进使用1520A型1200锭带集体落纱功能的细纱长车。公司车间内安装了国际上先进的瑞士洛瓦空调系统,使车间恒温恒湿,改善了生产环境。

    目前正在建设的震纶棉纺新厂区二期工程,引进了日本丰田紧密赛络纺细纱机24台(2.7万锭),该机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技术含量最高的细纱机,震纶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家使用。公司还引进了日本村田NO861型涡流纺机、德国清泽紧密纺细纱机等。

    先进技术打破常规思维

    对于纱线企业而言,不可能像纤维企业一样通过利用不同资源,开发截然不同的新产品。因此纱线创新一是采用新型纤维,将原料创新传递到下游环节;二是通过纺纱工艺的进步,生产多元化、高品质的产品。在这两个方面,震纶棉纺都有着成功经验。在纺织工艺上,震纶棉纺由单一的环锭纺向环锭纺、赛络纺、紧密纺、赛络紧密纺、气流纺、涡流纺发展;在品种结构上,震纶棉纺研制开发竹纤维、莫代尔、天丝等多种新型环保纱线。

    震纶棉纺还注重将先进装备技术应用于传统纱线。2009~2010年,通过设备技术改造,震纶棉纺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喷水织机的新型粘胶系列纱线,解决了粘胶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干、湿强力相差悬殊,湿强过低无法满足喷水织机织造的难题。这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吴江及周边地区量大面广的喷水织机的升级换代,使喷水织机摆脱了长期以来仅能织造涤纶、锦纶等疏水性化纤长丝的局面。

    紧密纺已普遍应用于棉纺行业,但用来纺制粘胶等纤维素纤维难度较大,震纶棉纺却在带有集体落纱装置的1200锭细纱长车上实现了粘胶纤维赛络紧密纺纱,填补了国内外纺纱技术的空白。该技术既用赛络纺纱技术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光洁度;又用紧密纺技术提高成纱单强,并进一步大幅降低筒纱毛羽,有利于后道织造节省浆料,提高了织造效率。

    “十二五”扩规模提档次

    对于今年以来企业不错的效益,吴建坤总结原因认为,一是企业根据粘胶纤维价格的周期性,一如既往准确地把握原料采购时点,避免了在原料价格剧烈波动时的现金流损失;二是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纱线支数,降低原料比重;三是通过先进的紧密纺等技术,继续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震纶棉纺一方面通过改善车间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福利等措施留住员工,另一方面更加充分发挥技术装备的重要作用,以减少用工、提高生产效率。震纶棉纺每万锭用工数已降低至45人,比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减少了近一半,但企业还不满足。他们希望在几年之内达到万锭用工25人的国际先进水平。

    在吴建坤看来,国内纱线行业技术装备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国内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纱装备占比很小,只有20%左右,技术进步空间很大。而东南亚一些新兴纺织产业发展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及欧美的支持,已经拥有了相对先进的装备技术,在纱线生产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国内纱线出口因此受到很大冲击。目前,印度、巴基斯坦的纱线产量之和已达到中国纱线总量的1/3。

    针对行业现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震纶棉纺将“十二五”发展方向确定为:扩规模、提档次、系列化。今年年底,震纶新厂区二期工程将投产,届时企业将形成37万锭的生产能力,年产粘胶、竹纤维、莫代尔等系列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5.5万吨。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将扩建30万锭纺纱能力,将清梳联和粗细络联相结合。公司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管理最好的再生生物质纤维纱线生产企业。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