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时间:2020-03-18 10:29:11    来源:中国纺织报  

文 | 本报记者 魏诗雯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让棉纺织企业直面挑战、快速响应的能力需求被进一步放大。当疫情带来持续压力、挑战和不确定性时,棉纺织企业的弱点与软肋也暴露出来,用工问题、供应链问题、库存问题、物流问题,甚至一只小小的口罩也成为阻碍企业开工的瓶颈。企业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如何加速自身业务的数字化转型,让自己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继续“活下去”。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棉纺织企业依托自身积累的柔性化和数字化基础,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口罩加工能力。而这种柔性能力的背后,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在疫情期间,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复工生产,也体现了柔性生产和数字化技术应对短期大量多样化产品需求时所发挥的作用。


那么,随着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今年的纺纱行业形势如何?纺纱企业发展的机遇在哪里?“危、机”并存之下,纺纱企业又如何布局规划?让我们听听6家纺纱企业负责人的回答。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霞: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创造最大效益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疫情期间,我们充分利用电话和网络渠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加大国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在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开发新客户,确保国际市场份额稳定提高。虽然2月份甚至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比较大,但是随着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我认为2020年行业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企业实际,魏桥公司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内部管理改革,在各工业园实施大分厂制,对管理架构进行优化组合,使管理干部更加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机构更加精简,人员更加高效。


我们将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继续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方面下功夫,保持行业领先。公司要把各类设备的先进性能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去年底建成投产的绿色智能一体化生产线,从纺到织,全部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配以强大的大数据平台和先进的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智慧化”、“在线监测信息化”、“制造过程绿色化”,努力创造最大效益。同时,公司还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各类科研成果,搞好科技成果转化。


“魏桥”品牌2019年成功跻身世界品牌500强。下一步,集团将在保持魏桥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努力把“嘉嘉家纺”和“向尚运动”培育成家纺和运动服装领域的知名品牌,打造品牌效益。


山东岱银集团董事长赵焕臣:

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契机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延迟复工复产,各项成本费用增加,市场开拓受阻,短期内特别是一季度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疫情的结束,国家支持政策的落地,企业生产经营将逐步回升,重新回归到原先的发展轨道。


岱银集团将积极消化疫情产生的负面影响,创新求变,布局未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复工达产工作,在抓好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力求各项生产经营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二是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特别是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开拓,努力构建出口多元化格局,规避贸易风险;三是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坚持做专做精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四是大力推进智能化生产,加快实施纺纱智能改造、西服高级定制等重点项目,推动生产经营模式转型升级;五是按照供应链思维,依托集团全产业链的优势,进一步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打造全球化纺织服装供应链云平台。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的五大工程之一, 企业只有顺应该趋势,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基于这一认识,岱银集团将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积极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围绕柔性化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供应链云平台建设等方面聚焦发力。


福建新华源集团总裁陈文:

加快智能化建设积极转型升级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让纺织企业暴露出复工率低、员工难到位的问题,我们也不例外。目前新华源集团最好的企业开机率是55%,复工速度缓慢。不过近日我们的订单逐渐对接上来,产销逐步恢复正常。目前,上游原料供应比较稳定,因为原料供应企业大部分是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关键是下游企业复工问题,市场还未完全恢复。


今年纺纱行业的情况短期内还是取决于整个疫情的周期长短,以及各企业、各市场复苏的情况。受疫情影响,产业链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销售接单不理想问题,存在产销失衡现象。2020年一季度已经快过去了,企业普遍亏损,第二季度应当处于复苏期,第三、四季度预计会恢复到常态,整体看2020年产销形势并不乐观。


传统的棉纺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用工多的行业来说,疫情产生的直接影响便是员工复工难,从而影响正常生产进度。提高车间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降低用工数量是行业发展趋势,这次疫情的发生更是坚定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企业更要加快智能化生产车间与数据化车间管理的建设。


新华源始终立足本业,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工作,尽可能提高开机率与产销率,同时加大产品创新研发,通过智能化车间生产、数据化车间管理,尽可能减少用工,做好突发状况下的企业风险防控。


山东华兴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琳:

坚持小微再造模式提高赢利能力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此次疫情,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无论是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华兴也不例外。好在华兴集团利用公司的缝纫设备,转产一次性防护口罩,现已达到每天5万只的产能,既缓解了当地政府和单位的口罩苛供应紧张问题,同时也实现了现金回流,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此次疫情使我们的线上业务获得了飞速发展,华兴集团正在进行小微再造模式输出,即赋能中小纺织企业智能化,以实现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提升换挡、产品换代、转型换能的“五换”为核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升级解决方案,使其赢利能力逐步提升。我们正在建立纺纱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数据连接众多小微企业,进行小微企业的智能化改造,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劳动力供给波动问题,用最少的高技能的产业者代替大规模的人力,有效对冲工厂存在的人工风险,提升小微企业的运营能力。将游兵散勇改造成正规军,形成合力,构建产业链商业生态圈。


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的变化,会带来全新的市场需求并催生新的业态。“线上方式”对线下方式的无情浸透与强力深度融合,将推进智能化、产业互联网化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我们坚信疫情过后,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市场定会有良好转机,我们已做好的人员、设备和原料供应的充足准备,迎接市场井喷的到来。


恒丰集团理事长孙传芳:

由大生产小贸易转向大生产大贸易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此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行动措施的重要性,下一步恒丰集团将建立健全这方面的制度和流程,恒丰集团将结合此次疫情带来的变化做全年度工作计划的调整,重点增加疫情防控管理,同时稳定生产,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开展总部经济,由大生产小贸易转向大生产大贸易,加强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产融互动。


今年第一季度受疫情的影响,行业上下游整体情况不会很好,复工复产率不足、运输受限、消费受限等问题会影响行业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会倒掉一批,这有利于产业整合。越是困难时期,越是企业修炼内功的时期,这对企业自身管理的规范提升,创新创造,质量管控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疫情过后,人们会有一波“消费”,释放居家隔离的压力,这会拉动服装行业的上升,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受疫情影响,人们会更关注健康,健康产业会迎来利好,这对纺织服装企业抗菌抑菌产品的开发生产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恒丰集团有很多抗菌抑菌产品,如铜纤维纱线系列、竹纤维纱线系列、植物染纱线系列、负离子系列、锌纤维系列、银离子系列,这类产品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也会促进恒丰集团健康纱线系列产品的进一步研发。


济南元首集团董事长张吉洪:

实施创新驱动加大研发力度


疫情加速行业洗牌,魏桥、恒丰、新华源等6家企业负责人怎么看?


对于纺织企业而言,转产口罩产品较为顺利,疫情带来的口罩紧缺的问题,也会带动企业效益的提高。从市场看,由于我们率先复工复产,在行业内起到了表率,之前合作的客户主动把一些订单给我们,看中的就是我们的复产速度和商业信誉。而一些受疫情影响更为严重的地区,企业复工计划不得不延长。


所谓危机,危中必有机。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我们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运营体系。但是在突发状况面前,往往也会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产业结构,过去元首集团发展比较稳健,从原棉、纺纱到印染、成衣、销售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这种产业链保持内在联系,同时又独立运营。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起到承压的作用,但不足是规模和体量还不够,下一步我们要加强产品差异化开发。


此外,企业要保护好自己的现金流。目前我们在做的,主要是销售渠道的变革,从传统的超市、商场体系向电子商务和自营店方向转化。这次我们的商超体系接近600余家店,受疫情影响几乎是停滞状态,但是我们的电子商务和自营店,让我们既能强化品牌输出,同时也能做到及时回款,资金流动充沛,我们就有底气。从长期看,提升赢利能力,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部分来源 | 棉纺织技术传媒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