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大寺镇打造桑蚕示范基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时间:2019-11-29 10:32:21    来源:钦州日报  

在钦北区大寺镇屯妙村委新滩村,村民黄智荣在自家的蚕房里喂养桑蚕,白色的桑蚕交织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片白色的地毯。

  几年前,因为浓浓的故乡情怀,黄智荣怀揣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梦想,毅然回乡创建种桑养蚕示范基地,从此,他便与桑蚕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在努力走出一条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之路。

  桑蚕虽小口吐“金丝”

  近日,记者走进钦北区大寺镇屯妙村委新滩村的一处桑蚕养殖基地,看到整个蚕房占地1200多平方米。工人们正忙着用桑叶给蚕宝宝喂食,70万只蚕在地面上蠕动着,不断发出咬食桑叶的“沙沙”声。经过10余天的养殖,蚕宝宝即将上蔟产茧。

  该基地负责人黄智荣高兴地给记者算起了细账:每个月能出两批蚕茧,一张蚕蛋能产出近100公斤蚕茧,按照目前每公斤蚕茧50元的收购价,除去成本和人工等开支,一张蚕蛋纯收入1600元左右。市场价高的时候,每公斤蚕茧可卖到60~65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桑蚕吐出的蚕丝,真正成为了身价倍涨的“金丝”。

  钦北区大寺镇素有种桑养蚕的传统,但由于养殖规模小、蚕茧销路不畅、养蚕产量低、收入不高等原因,蚕农逐渐放弃了种桑养蚕,改种其它农作物或外出务工。黄智荣发现村里耕地撂荒现象日益严重,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在他看来,种桑养蚕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2017年,他就有了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的念头,但从事木材生意的他一开始不懂养蚕技术,于是他先后到河池、防城等地参观学习养蚕技术,看到了规模化养蚕的成效,更加坚定了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的决心。前段时间,他利用闲置的猪舍改造成了蚕房,蚕宝宝长势良好,下一步还将扩大养殖规模。黄智荣说:“万事开头难,学到了技术,才能带动产业发展。”

  种桑养蚕是一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行业。在规模化之后,随着养蚕设备不断更新,以前的养蚕老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了。从基地建立那天起,黄智荣就注重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保驾护航。

  辐射群众共同致富

  2018年,黄智荣成立了大寺镇双赢桑蚕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村集体70万扶贫资金等资金支持,承包14公顷土地打造种桑养蚕示范基地,目前蚕桑长势良好。黄智荣说,他非常愿意将技术手把手教给农户,并保证农户的销路。目前,已经有不少村民表现出了种养意愿,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村民加入种桑养蚕产业,走上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黄智荣表示,他计划在2020年把种桑养蚕产业辐射到大直镇、那蒙镇、贵台镇、小董镇等乡镇,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桑蚕产业。后期他还将规划建设抽丝厂,真正实现一条龙生产。“我要紧紧抓住蚕桑产业的发展机遇,努力创建出自己的特色蚕桑品牌,推动乡村振兴。”黄智荣信心满满地说。

  钦北区大寺镇副镇长林华丽表示,乡村振兴核心在人,他们将为创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齐心协力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让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