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中心 >>  我们的故事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时间:2018-07-05 14:56:39    来源:中国纺织报  

“1978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来国家将农村成功的经验移植到企业中,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同时对企业放权让利,企业对新增收益的部分拥有支配权。我们就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国家政策推进企业改革,1984年创造了400万元利润,拿到了全国供销系统第一名!”

36年前,位于当时还是惠民地区(现滨州市的前身)偏远乡镇魏桥镇的邹平第五油棉厂,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激发企业发展的内外力,创造了当时的一个“传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个传奇续写出更多传奇,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

厂里的第一桶金

谁也想不到当年的厂房里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工人纪律涣散到在车间里大小便,这种状态下的工厂效益和效率可想而知。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影视作品《一年又一年》中反映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工厂的情况和部分工人的想法。不难看出,那时想提高工厂效益和效率难上加难。

1981年,被任命为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的张士平,一上任就制定了严苛的“25字”治厂管理方针,其中第一项就是从严治厂。他用“铁腕手段”一举治理了工厂“乱象”。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1981年任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时的张士平。

这一年,中国放开粮油收购,张士平就带领员工抓住这个机遇,到山东各地,到周边的河北、河南、安徽等地,收购棉籽、大豆、花生,搞油料加工,想尽一切办法扩大生产。在张士平的内心:“第一位的是抓住这个机会,把季节性的生产变为全年常干,让工人常年都有活干有钱赚。”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猛增,职工的干劲和开拓业务的积极性也猛增。张士平带领员工把收益转身集资购置更多的榨油机械扩大生产,到1984年,邹平第五油棉厂实现利润400万元,夺得全国供销系统工业利润第一名。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完善的管理制度杜绝了油棉厂的“跑冒滴漏”,职工的聪明才智极尽发挥,简陋的榨油设备得以精致地改造,从而创造出企业的原始“第一桶金”。

职工集资上毛巾项目

“魏桥创业集团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是在磕磕碰碰中,用改革的办法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起来的!”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1985年秋,新的问题摆在张士平面前——当年山东棉花大丰收,“卖棉难”随之而来。在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储棉仓库被全部占满,厂区也堆满了棉花,附近的菜地也经简单处理堆上了高高的棉垛。怎么消化大丰收的棉花?当时棉纱价格国家控制,棉纱染色织成毛巾后的价格却是放开的。张士平当机决断上毛巾设备!全厂200多名职工集资89万元,上了52台毛巾织机,昼夜不停到1986年5月毛巾厂建成,半年后实现盈利25万元。1987年赢利近200万元。3年下来,毛巾项目为企业积累下600万元利润资金。

毛巾厂运行中新的问题又显而易见了:织毛巾需要棉纱,而全国范围内棉纱非常紧张。邹平县第五油棉厂通过多给滨州一棉棉花换取棉纱支持,但这仍是权宜之策。张士平脑海里萌生了企业上棉纱项目的念头。

600万元换来1万纱锭

1988年5月,张士平在北京参加全国商业系统组织的管理干部培训,并去参加了惠民地区在北京举行的招商会。会上得到国家有1万纱锭指标的消息,令张士平和当时的地区领导董凤基、王道玉都喜出望外。

两位领导当即就鼓励张士平赶紧上棉纱项目。张士平说道:“织毛巾辛辛苦苦积攒的600万元刚刚够1万纱锭的各项投资。”项目1988年下半年筹建,1989年实现投产。由于一开始检测手段先进、标准化程度高,魏桥棉纱在1990年顺利实现出口。在日本,伊藤忠公司、日棉公司指名要魏桥的棉纱。由此打开了魏桥纺织的海外市场。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乘胜追击,张士平又筹备上5万纱锭项目。到1997年魏桥纺织达到33万纱锭,此后又投资将纱锭从33万枚增加到700万枚。到2005年,实行了40年之久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寿终正寝,先是美国三次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数量,接着欧盟设限威胁接踵而至。然而,面对如此动荡的国际市场,张士平带领的魏桥创业集团不仅没有收缩阵线,反而逆势而上,出人意料地投入70亿元巨资,扩建纺织印染服装系列项目。

能源机遇悄然而降

在魏桥纺织大规模扩张发展之时,热能、电能严重供应不足。1998年,机遇悄然而降: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发展热电联产的企业自备电厂。张士平在当地政府支持的5000万元公债支持下,又自筹资金5000万建起了企业的第一家电厂。紧随其后又上了印染项目,第二家电厂又开工。后来是自建电厂多余的电倒逼着张士平几经考察决定上电解铝项目。

“从纺织到电厂,到印染,再到扩建电厂,最后到电解铝项目,我们就像和面一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最后发展到现在的局面。”而他始终是瞅准了市场,由市场决定“加水的量、加面的量”。人类总要穿衣服,纺织业不是“夕阳产业”!

2017年7月《财富》发布世界500强排行榜,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以561.7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第159位,比2016年跃升了4个位次。这是自2012年首次跨入世界500强后,连续6年入围榜单。

张士平自述:我是这样把企业干成世界五百强!


到目前,在魏桥创业集团就业职工达十几万人。“这十几万人在企业买了房子安家,结婚生子,把老人从农村带出来照看孩子,带动近三十万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谈到今天在魏桥创业集团就业的员工,张士平由衷地释怀和满足。

“魏桥创业集团能走到今天,是我和大家抓住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充分用好了改革开放政策,每个节点都跑在前面!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魏桥创业集团!

张士平是什么样的企业家?

1.治厂铁腕却又充满温情

魏桥早期的治理中出现过“员工因为偷吃三粒花生米被开除”真实的严厉治厂故事。被开除的员工在一年后被召回厂继续上班,这件事永远地印在张士平的记忆里:“谁都有年轻的时候,我年轻时看着一屋子花生也可能会偷吃。那是个好青年,处罚他是为了警示全厂工人,如果大家都吃都拿,企业就没法干了!”

2.有勇有谋成首富却无心做首富

2012年起,魏桥创业集团进入世界五百强行列,并且名次逐年前移,张士平也成为“山东首富”。艰苦奋斗起家的他生活始终简朴,住在位于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魏桥创业集团宿舍区,当地人也不曾见他豪车过街。每次电话响起,他从兜里掏出的依然是200多元的小手机。

3.年过七旬却走在时代前沿

如今,年过七旬的张士平依然紧跟时代潮流,他心系新旧动能转换,他支持儿子、魏桥创业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宏桥集团总裁张波搞高端铝应用研发:“这种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投入了未必见回报,但是总得有人去做。”

4.精于经营却不屑算计

有人向他提议现在国家有各种优惠政策,魏桥创业集团可以申请减免部分税收,张士平却坚定地说:“改革开放给予魏桥创业集团的第一红利就是放宽搞活的政策红利,企业在用工等各方面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这就是最大的红利,魏桥创业集团不会在减免税收上做任何文章。魏桥创业集团安得是中国人、缴得是中国税。”2017年,企业上缴各级税金96.4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5.农民情结,家国情怀

张士平解释从邹平第五油棉厂到魏桥纺织到魏桥创业集团的扩张发展真正内因:“源于我自身的农民情结!”每每想到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几次人山人海的招工场面,他的内心总是难以平静:“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家,看到那么多农民渴望工作,都会全力扩大生产扩大就业!”

(本文根据魏桥创业微信公号相关内容编辑整理)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