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中心 >>  2017年两会专题 >>  两会特稿
深谈到晚8点,十多位纺织两会代表委员“回娘家”都说了啥?
时间:2017-03-06 15:37:59    来源:中国纺织报  

本报记者席萍 陈楠 马瑞 梁咏 钟燕京 徐乐中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请授权转载


3月4日下午,2017年纺织行业“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座谈会设在爱慕大厦美术馆。每年此刻,两会代表、委员见面都分外激动。尽管地址变了,但十余位纺织代表、委员与中纺联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只要相聚在一起,就是“回娘家”。他们就各自所在的分行业情况及本次参会的主要议案、提案进行交流,并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王天凯、杜钰洲,中纺联党委书记高勇,中纺联会长孙瑞哲,副会长杨纪朝、夏令敏,党委副书记陈伟康,纪委书记王久新,副会长陈大鹏、李陵申、端小平、杨兆华、孙淮滨联合会各职能部门、各专业协会负责人,以及爱慕集团董事长张荣明出席座谈会。

孙瑞哲用一句“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道出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前景。随后,他总结了行业目前的情况:2016年,中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放缓,缓中有难,难中有稳、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具体来说,就是规模效益平稳趋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大、内外市场压力依然较大、重点领域运行质量稳定、行业质效稳中趋好。总体来看,2016年在全球经济低迷、市场需求偏弱的复杂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纺织行业全年实现平稳增长,行业盈利能力稳定,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孙瑞哲表示,从数据来看纺织行业的压力空前,但纺织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与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对比2010年~2016年的数据,孙瑞哲分析道:纺织纤维加工量稳中上涨,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趋缓,纺织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相对稳定,尽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连续两年负增长,但是纺织品服装一般贸易比重占全球比重却在逐步缓升,对国民经济支撑作用愈发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纺织工业增加值增速压力最大。

正是因此,他表示希望纺织行业代表、委员重点关注成本、棉花、环保、走出去等重点问题,希望企业深入探讨。

一、棉花问题


我国出台一系列棉花政策,棉花产业及上下游的主要问题在:(1)国内外棉价差较大,降低了纺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棉花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3)给棉纺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困难,反过来也影响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及其健康发展。

棉花质量问题和供需矛盾,是企业最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成本问题


企业综合成本负担重。近几年,除直接成本外,我国纺织企业综合成本负担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税负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方面。

税负成本方面,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综合税负成本增长较快其中流转税(增值税)对行业影响更大。

解决成本问题,关键在于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包括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税费体制机制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经营环境。

三、环保问题


内外环境变化倒逼行业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

国外方面,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已是全球发展共识。二是环保政策标准节节攀升,绿色贸易壁垒日渐高筑。目前,欧盟有关绿色贸易法规更新频率约达2月一次。2015年欧盟有关方面通报的纺织服装产品召回事件中,中国产品占比48%。

国内方面,一是环保管控力度加大。二是环境资源约束加大。三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推手”一绿色消费。我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绿色,责任,协同发展。

四、“走出去”


总体上,2016年纺织行业“走出去”进行国际产能布局呈现稳中求进态势。行业企业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进行子生产力跨国布局及优质资源全球配置并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良性互动的路径没有动摇。

仅2016年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就占2003年至今纺织产业对外投资总存量的34.86%。2015~2016年的纺织产业对外投资合计金额占2003年以来的总存量比重为53.28%,超过一半。这说明近两年纺织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迅速加快。

孙瑞哲以百隆东方、华孚色纺、阳光集团、如意集团等举例,表示企业主动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对产业链两端的原料资源、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带动我纺织业在世界纺织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决心。

他说,“一带一路”大家都在热谈,但对机遇和风险应该同样重视产业资本固要健康可持续的增值,所以应该时刻警惕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观讲,大多数的投资风险不低,要冷静客观,仔细甄别。

最后,孙瑞哲感谢各位委员代表为行业发展付出的心血,他表示希望大家建言建策、身体力行,为中国纺织工业做大做强共同努力。(全文附后)

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

近两年纺织行业情况不好,作为典型制造行业,纺织服装业面临了众多挑战,压力重重。波司登一直以创新为导向,全面推进品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创新,做出新的战略决策,打造优质高效的企业平台。

每年的两会都对我启发很大。都在说转型升级,如何转?我们觉得企业要发展得好就得有实业的规划,3~5年,5~10年企业要做什么?从下向上企业要做什么?

这就涉及到人力布局、人岗匹配。我在总结时首先会想团队规划怎么样?我向员工传达的价值观是:企业是大家的,大家一起把公司搞好,我们鼓励大家提建议,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企业的发展要向企业的每个员工要效益。

波司登已经成立40年,在发展的路上,企业一定要不断随着市场变化,未来的路上要靠年轻人,要创新,企业要有现代化的做法,比如我们请了年轻的国际设计师,调性、工艺都有很大变化,迪士尼系列就十分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波司登以年轻人为定位,为产品加入更多年轻基因。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亚夫

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是中纺联每年最重要的一个活动,我从不缺席,汲取营养。如意集团已经成立45周年,这些年来,如意沿着科技时尚和品牌两条道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如今已进入收获期。

去年在科技纺织智能纺织制造投入200亿元,科技纺织完成后,形成从毛纺、棉纺、服装到零售的全产业链打通的集成协同效应,比原先想像的好。

目前,新西兰一半的羊毛由如意控制,一直整合到西装品牌。棉花自己种植150万亩,去年如意打出“如意棉花”的品牌,做有身份的棉花。去年,如意是棉花最大的进口商,进口棉纱35万吨。

在用工、能耗方面企业表现较好,得到行业认可,去年得到中国工业大奖,十分感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给予这样的荣誉。

设计方面,如意也有国际力量。去年获得中国工业设计金奖,非常难得,服装设计上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此外,如意还和海尔、海信等一起被列入山东省六大品牌之一。

如意做制造没问题,但是做设计、服装品牌,有些难度。所以我们用资本并购的思路去做,通过国际化的道路实现了“走出去”。在过去5年特别是去年,完成了时尚品牌的收购,在全球形成300亿服装零售的布局,实现了较好的设计能力。

另外还想说一下团队建设,我常年兼职老师的角色,在20年时间里,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将我在外面吸收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如今是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每个月3~4天讲课,已形成千人大会的规模。如今,如意科技的成员普遍比较年轻,年龄大约在40岁左右,车间干部全部在30岁以下。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

现在,纺织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市场挤压促使企业转型,但目前阳光以及一批国内纺织企业的整体发展还不错,是技术、信息化、大数据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有人说纺织业是夕阳产业,从阳光办厂的时候就在说,直到现在阳光也很好的生存下来了。在我看来,行业没有新旧之分。今年中央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这对企业是利好,企业自身要发展好才能确保实体经济发展的好。

阳光作为传统纺织企业要振兴主业--毛纺,创建31年以来,企业经历几次大的金融危机,然而只有最贴近百姓的纺织业盈利。为继续发展阳光的主业,我们目前有3个目标:

第一是创新产品。企业以数字制造为主的,近些年添加针织面料,创新了产品结构。未来,我希望将毛纺产品拓展到家装、家纺等领域。如,墙纸、窗帘等,在这些产品中加入防水等技术。设计方面,公司和设计行业专业人士合作来拓宽市场渠道。

第二是创新业态。在互联网、大数据盛行的背景下,我预测制造业以后的形态会厂商一体化,所以企业将加发展“互联网+”。

第三是创新观念。抓住“制造2025”、“工业4.0”的发展机遇,加快智能制造,积极探索引进先进设备,可以通过进口或者与上游企业共同研发;在装备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加强管理。

通过创新引领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

今年是本届两会的最后一次会议,因此十分珍惜“回娘家”与行业的相聚机会。几天前的2月2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刚好是成立25周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在专业的博物馆中全国排名第一,经过改扩建后,展品覆盖领域更加丰富全面,从古今中外到当下,从中国丝绸扩展到下游服装。一年一度的时尚节与中纺联下属机构及行业紧密合作,反映行业的最新成果。

我持续关注“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近提出从文化的角度对“一带一路”进行诠释。“一带一路”要文化先行,丝绸更是不能缺位。期待今年“一带一路”峰会上,接受我们的创意,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专门的节日文化,通过跨文化的交流,提高我国丝绸文化和产业的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一林

我十分关注新材料和绿色发展问题。此次参加两会的建议有两个:一是构建产业链促进石墨烯材料的应用开发,加快产业创新发展;二是发展清洁环保型绿色染料,为消费者创造健康的生活。

当前石墨烯生产企业独自构建产业确实存在不少局限和困难,企业创新拉动效果不显著。目前石墨烯生产企业不少,但熟悉下游应用的不多,从产业发展态势和新材料发展规律来看,基于跨领域协同创新亟需增强。

在绿色发展方面,建议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型绿色化染化料,这也是行业加大践行绿色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和强化环境污染预防和治理的重要着力点。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雅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浙江华之毅时尚集团董事长张华明

在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如何插上文化与科技的翅膀;二是如何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创新发展。

从企业内在方面来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企业发展提升的内核,文化与科技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外在来看,市场终端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品牌企业要拓展零售端,做好实体零售业十分重要。它是引导生产、扩大流通的重要载体,更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

做好实体店与线上结合,将会大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创新发展。今年要借公司30周年之势,把公司文化与国际化市场的资源融合好,打造新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红博商业总经理王丽梅

每年我都来参加代表委员座谈会,5年来最大感受就是找到了“娘家”。虽然做商业,却在纺织行业中找到亲切的感觉。

商业和纺织服装关系紧密,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两者离不开,现在是讲链条、讲生态的时代,上下游贯穿起来,才能共赢。

做终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不停学习。有人说互联网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但是我认为互联网不可怕,互联网恰恰给了行业发展的机会。

从商业来看,现在的消费已经从买时代、逛时代走向约时代,品牌从被动等待客户变成用创意引领客户,这正如纺织企业用传统原材料创造出新产品。我们也基于互联网推出如美丽生活产业园等新商业模式、新商态。

以前上游企业和零售终端只是简单的合作伙伴,上游生产什么我们就卖什么,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合作空间,终端可以让更多服装企业的产品落地。例如,哈尔滨时装周已经发展了几年,我们要把这个平台推向国际化,同时希望企业把研发平台能放在哈尔滨,尤其在冬装领域与我们共同开发出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互联网是一个生态圈,把上下游圈在了一起,下一步,我希望与大家共同进行产业创新,尤其在科技方面如纺织新材共同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森马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

“回娘家”这个活动一如既往地给代表委员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座谈会的代表们代表着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我国经济经济发展进入到调整期,迫使纺织服装转型升级。近年来,我们的纺织服装有苦有累,也有喜。要素成本持续上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矛盾,服装业融资难、融资贵,目前企业面临严重技术改造不足,我今年提出的议案紧紧围绕行业的发展。

我们是民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为社会就业和税收作出了贡献,我们要争取社会的支持。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振兴实体经济,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利好。

去年,森马终端销售突破230亿元,创利税19.67亿元。我对服装行业充满信心,在调整期里,企业要找准方向,找准方向就会有信心;企业调整体制机制,让员工占股更多,都能对企业发展发挥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

我国的麻生产加工主要包括亚麻、苎麻、大麻,其中亚麻国外也有生产,所有装备都较为先进,大麻和苎麻的生产设备就非常落后。由此可见,装备的先进与否大大制约行业的转型升级。

近几年,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相应地带动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很多中华服饰的设计工作室、中式服装品牌,但是被大众接受的中式风格的品牌还是屈指可数。但可喜的是,有很多本土设计师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推出自己的时装发布会,这一方面不仅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一种展现,也是我们经济实力提升,拉动了我们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正在从过去的廉价的“中国制造”,转向更具有价值的“中国设计”、“中国创意”。

看到在座的企业的成绩,我对中国纺织行业很有信心,与此同时我希望大家也能关注到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我呼吁国家出台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金融政策以及涉及企业税费降低的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吴海燕

我国有将近30年的设计师教育培养经历,我认为当前要对中国的教育要有信心。现在除了国内培养的设计师,加上国外学成回国的年轻设计师,纵横交织形成多元化发展,给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杭州G20峰会的设计任务中,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品牌采用了非本土设计师。结果在第一轮评审出,我们的设计方案胜出,领先于意大利设计师。所以我们应当增加文化自信,对中国的品牌抱有信心。目前,国内的环境还没有形成,一旦在精神、艺术、消费、商业模式领域都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未来的发展一定是非常高的审美。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

每次两会“回娘家”的感觉都很温暖。从企业家层面,我来自浙江绍兴,这里是纺织企业集聚地,对行业发展深有感触。首先,我认为,大纺织行业的经营者要不忘初心,回归初心,回归对纺织业的热爱,要保持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有大纺织的情怀。

第二,我觉得也要提醒企业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和商业思维,以归零心态保持理念创新。纺织行业是朝阳产业,在这个行业里要看清方向,从清洁化、智能化、资本化等方面发展纺织业。

建议政府层面能出台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首先是要把税费降下来,刚才大家也都讲到了,希望行业媒体大力呼吁呐喊。纺织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有目共睹,纺织行业要增加社会认同感。我相信,纺织行业的春天不会遥远。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工程大学校长高岭

西安工程大学前身是西北纺织工学院,历史悠久。我是进入纺织行业的一枚新兵,感谢中纺联的一贯支持,同时也感谢企业对我们学校的支持。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输出问题学校要和企业合作,这也得益于企业的支持。

西安工程大学有很好的基础,我们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办好学校。下一步我们将在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双一流”战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培养人才。在纺织行业创新之路上高校应该发挥更多作用。此外,高校要和企业合作,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人才和需求有效对接,我们也欢迎企业家到学校指导。

中纺联党委书记高勇在最后发言中表示,今年中纺联搬迁,会议安排在爱慕大厦,感谢爱慕集团和参加会议的代表。

代表委员们始终不忘初心,对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尽管我们连续3年增速放缓,但我们仍处在良好的发展过程中。

代表委员的经验对中方联的工作有很大帮助。本届是纺织界座谈会的最后一次,希望代表委员们一如既往的发展支持纺织业,希望代表委员们给政府提出智能化制造、纺织服装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等方面的建议,实实在在扶植纺织业发展。


现场花絮

《中国纺织报》记者在现场。

代表委员亲切交谈。

孙瑞哲在纺织两会委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各位委员、代表:

大家好!

春暖花开,万物并作“两会”委员代表座谈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欢迎大家的到来。很高兴大家有机会共聚一堂,共话行业时政焦点,同谋行业发展大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这句诗的意思是:“前方的长路虽被白云暂时遮绕,但盎然的春景春情春意却如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绝。”这正是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前景的寓意和写照。以下,与大家沟通几点看法。

2016年,中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放缓,缓中有难,难中有稳、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

1.规模效益平稳趋缓

2016年全国规上纺织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同比放级0.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GDP增速1.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1.1个百分点。全国规上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3302.3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4003.6亿元,同比增长4.5%同比增速均放级0.9个百分点。

2.投资增速回落较大。

2016年全国纺织行了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838.75亿元,同比增长7.77%,同比增速回落7.19个百分点。从投资区域结构看东部的投资增速下滑加快,同比放级9.8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投资增速分别同比放级388个百分点、2.37个百分点。

3.内外市场压力依然较大

内销市场增速持续放缓。2016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4433亿元,同比增长7.0%,同比增速下降2.8个百分点,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4个百分点;外销市场延续量价齐跌。2016年全年坊织品服装出口累计2701.2亿美元,同比下降7.2%,较上年同期降幅加深2.4个百分点。

4.重点领域运行质量稳定。

2016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9.1%和8.3%,销售利润率为6.2%,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继续发挥产业链新增长点作用。服装、家纺行业品质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成效,全年销售利润率分别达5.8%和6.2%,好于全行业水平。

5.行业质效稳中趋好。

2.16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5%,总资产周转率1.6次/年,均与上年同期持平;产成品周转率为21.98次/年较上年同期加快1.2%;三费比例为6.1%,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纺织业亏损企业同比增加7.0%,亏损额同比下降5.8%,纺织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0.1%。

总体来看,2016年在全球经济低迷、市场需求偏弱的复杂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深入推进转型升级,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改革,纺织行业全年实现平稳增长,行业盈利能力稳定,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历史与现实地分析,纺织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与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位。

行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成本、棉花、环保、走出去等几个问题。

一、棉花问题

为稳定棉花市场,维护棉农利益,保证市场供应,我国出合实施了一系列棉花政策,其中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花进口配额政策等给国内棉花产业及上下游市场带来深刻影响,问题主要表现在:(1)国内外棉价差较大,降低了纺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棉花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

(3)给棉纺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困难,反过来也影响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及其健康发展。

棉花质量问题和供需矛盾,是企业最为关注和重待解决的问题。

1.棉花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在品质下降,如纤维长度变短、马克隆值过高、异纤超标、混等混级等问题,纤维可纺性变差,不仅影响纺纱产品的质量,也增加了纺企生产加工成本。目前国内棉花品种主要以细绒棉为主,2016年纤维长度在29mm以上的棉花占比较2010年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全国新体制格花细绒棉马克隆值级级占比较2010年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

2.棉花供需不平衡,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即中高等级棉花供应不足。从供应情况看,在国家政策调控下,我国棉花产量库存和进口量虽均有所下降,但仍有大量的储备棉。根据有关部门会商统计,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国棉花总产量分别为650万吨、586万吨和490万吨,其中新疆棉花产量占比分别为68%和73%。2014年至2016年,我国棉花进口总量分别为254万吨、156万吨和89.44万吨。2016年国储棉全年累计出库265.92万吨,库存维持在820万吨到850万吨左右。

从需求方面看,我国的棉花消费需求总量并未减少,近几年以进口纱的方式补充国内棉花需求量,2014年、2015年和2016年我国全年进口纱线分别为201万吨、235万吨和197万吨。近3年我国棉花消费量分别为710万吨、675万吨和715万吨 。

应对棉花困局,需要多措并举。

国家层面,应尽快推进棉花体制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棉花体制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棉花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增加棉花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提升棉花产品竞争力,促进棉花产键康发展。

从短期来看,完善棉花市场化的推进,构建棉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开放、竞争有序的原料保障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原料保障机制,深化市场配置资源改革。

2014年我国开始实施棉花目标价改革试点政策,通过制定长期稳定的棉花价格及定价基本原则,完善棉花价格市场形成机制,营造公平经营环境。统筹利用全球棉花资源,词整国内棉花管理政策,缓解国内供需结构性矛盾。

行业层面,从市场趋势来看,非棉纤维与棉花并存,相互补充。“十二五”期间,非棉纤维在纺织企业中的应用大幅增长,棉纤维和非棉纤维比例也从“十五”的64:36转变为如今的34:66。

几条具体建议:

1.以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为抓手,稳定国内棉花价格及供应,提高棉花品质。

2.简化棉花加工贸易出口核销程序,采用“申领制”按需分配配额,便利棉纺织品出口贸易。

3.放开棉花进口配额,切实解决棉花供给结构性矛盾,实现棉花上下游产业的市场化。

4.稳定储备棉轮换政策预期,规范储备棉轮出管理机制,建立监管、追诉和惩治制度,减少企业不必要支出,减轻企业负担。

从行业发展来看,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走科技创新之路。进一步加大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走质量发展之路。健全完善非棉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引导行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三是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大非棉产晶绿色技术、工艺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棉花产业链层面,加快形成棉花产业链“四维”对接机制和调控模式,即以企业链为载体、供需链为路径、价值链为主导,通过企业链在空间的合理分布和优化配置(空间链),在微观层次上保障棉农收益的稳步增长,促进涉棉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中观层次上推动棉花行业转变生产、经营、发展方式,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深化棉花质检和流通体制改革,完善棉花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利益均衡协调机制;在宏观层次上维护棉花产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成本问题

企业综合成本负担重。近几年,除直接成本外,我国纺织企业综合成本负担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税负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方面。

生产要素成本方面,除劳动力成本外,主要是能源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当前我国的电价是越南、美国等地的近2倍;实施“煤改气”后,印染等以燃煤为主的织企业燃料动力总成本提高到原来的2倍左右。

税负成本方面,近年来,我国纺织企业综合税负成本增长较快其中流转税(增值税)对行业影响更大。据测算,2115年,我国规上纺织企业税负(含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07%,较2010年税负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高10.8%,而据联合会估算,2010-2015年,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率水平也仅增长了10%左右。从分行业的情况看,化纤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的税负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6%、3.01%和3.42%,越到产业链终端税负比重越高。

融资成本方面,我国纺织行业企业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资金来源成本高、资金运用成本高、资金中介成本高。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年期基准存贷款利率目前仍偏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存在货款门槛高、环节多、手续繁杂等问题,隐性成本高,磁资成本大。

解决成本问题,关键在于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经营环境。

一是推进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能源产业体系的垄断体制,推进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建立能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逐步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尤其是推动直接降低企业用电价格,缓解成本压力。

二是推进税费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进一步推进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换企业效益的“加法”、市场活力的“乘法”。其次,推进税制结构改革和税率优化,逐步降低以制造业为主的各类实体经济的增值税税率,进一步级解企业税负压力。最后,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精准降税措施,适度扩大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对就业贡献能力强的纺织行业采取差异化的税收举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减税力度,狠抓政策落实,让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享受实惠。

三是推进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国债发行了,完善央行利率调控框架和利率传导机制,加快实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化定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市场化的融资担保机制,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中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相关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成立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三、环保问题

内外环境变化倒逼行业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

国外方面,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已是全球发展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在各国发展决策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围绕化学品安全控制、碳排放等的要求日渐增强,环保技术与标准成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2016年11月4日,《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生效;2016年5月23日,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以“落实《2030议程》中的环境目标”为主题,聚焦当今世界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围绕空气污染、海洋环境保护、化学品废物等关健环境议题展开商讨,同时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成果加速落实。二是环保政策标准节节攀升,绿色贸易壁垒日渐高筑。2016年,欧盟产品环境足迹评价(PEF)试点阶段已完成,试点评估报告已提交欧洲议会,进入立法程序。PEF在评估方法和标识认证上全面统一了盟现有的各种绿色贸易壁垒,从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只有评价结果达到要求的产品才有资格进入欧盟市场。未来PEF的实施将全面抬高盟现有绿色贸易壁垒。

目前,欧盟有关绿色贸易法规更新频率约达2月一次。2015年欧盟有关方面通报的纺织服装产品召回事件中,中国产品占比48%

国内方面,一是环保管控力度加大。国家《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发布实施,《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标准已发布实施,国家标准也即将发布。当前,纺织行业依然是废水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重点监控行业,排放总量位于工业前4位,减排压力依然较大。尽管如此,纺织行了业在生产总量持续增长条件下,污染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报》数据,2014年,纺织印染废水排放量25.3亿吨,较2010年29.9亿吨下降15.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39.7万吨,较2010年43.88万吨下降9.52%;氨氮排放量2.18万吨,较2010年2.2万吨下降9.1%。三项指标降幅均高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

二是环境资源约束加大。从水资源、能源趋于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悉化,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低,化纤应用领域扩大等变化看,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已势在必行。一方面环境质量恶化,倒延纺织行业发展转向低碳、清洁、环保、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资源短缺,迫使纺织行业发展转向节约、可循环式发展。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推手”一绿色消费。2016年3月,发改委等十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指出着力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领消费模式,并逐步建立健全绿色消费长效机制。

社会经济层面,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模式由生存型消费向品质型、健康环保型转变,消费商品的环保、绿色、健康等特点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中国绿色消费者报告》指出,2015年,符合绿色消费者特征的在线人群达到6500万人,占淘宝活跃用户的16%,近四年增长了14倍;阿里网络零售平台上绿色篮子商品有50大类,数量超过2亿,且绿色篮子商品消费额占阿里零售平台比例的11.5%,近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按对绿色篮子商品消费额次看,2015年达到28.4%,较2011年净增9个百分点重度绿色消费者(年均消费20次以上)的群体规模正在显著扩张。

我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绿色,责任,协同发展。

1.建立绿色材料供应体系。关注原料来源的可持续性,加强可替代化石资源的新化纤原料开发,增加有效安全供给。支持原料来源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加快推广应用低碳、今天节能、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和装备,推进原料绿色供应。大力发展原料来源的多样性,优化原料结构,加大可再生资源利用率,资源循环利用同时提升天然纤维的利用水平。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和品牌认证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实现原料优质供应。

2.建立绿色制造体系。以低碳节能、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技术和装备为重点,加大开发、推广力度,为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提供技术保障。加快绿色制造支撑体系建设。以绿色设计、请洁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为重点,优化纺织供应链建设,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园区,完善纺织绿色制遗造支挥体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助推行业转型绿色发展。加快智能纺织装备研发,推进纺织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制造,分步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线,同时结合信息化技术,提高设计研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节能减排水平。

3.建立绿色循环体系。建立和优化废旧纺织品国收再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废旧坊织品回收和高值化再利用技术的研发推广,扩大产品市场应用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推动废旧纺织品回收及综合利用企业的“资源环保”类认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依托信息平台,完善数据驱动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将环保设计融入纺织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4.责任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应有之义。扩展责任履行领域从内到外,由点及面,逐步实现全产业链责任发展。完善社会责任推广机制,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推进纺织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新产业治理模式,从线下走向线上从标准走向平台,着力塑造企业责任竞争力。

四、“走出去”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共同列为国家三大战略,2016年3月“一带一路”列入“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已经成为中国坚定推进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理论和实践旗帜。2017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继2014年APEC峰会、2016年G20峰会之后最重要的一次国际峰会。

(一)纺织行业“走出去”进展

总体上2016年纺织行业“走出去”进行行国际产能布局呈现稳中求进态势。行业企业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进行子生产力跨国布局及优质资源全球配置并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良性互动的路径没有动摇。

根据商务部统计口径,2016年,我国纺织产业整体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89.3%,达266亿美元。

2003至2016年,我国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76.3亿美元,年均增速为28.25%,占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的7.89%其中,纺织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7.3亿美元;纺织服装、服饰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0.59亿美元;化学纤维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8.42亿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有所提高,达30.88%。

仅2016年纺织产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就占2003年至今纺织产业对外投资总存量的34.86%。2015-2016这二年的纺织产业对外投资合计金额占2003年以来的总存量比重为53.28%,超过一半。这说明近两年纺织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迅速加快。

在越南的棉纺产业布局以及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纺织产业链合作是2016年纺织行业“走出去”的亮点。

百隆东方在2016年增加越南公司投资,投资总额达4亿美元色纺纱产能预计达到50万锭;2016年9月鲁秦越南3000万米色织生产线举行投产仪式,在越南从棉纱到面料到衬衣的全产业链布局基本完成;越南华孚色纺二期工程16万锭色纺纱项目也进入紧张建设;华纺股份定增进行越南染整项目也在推进之中。到2016年底,中国(含中国香港上市公司)纺织产业资本在越南的棉纺产能超过200万锭,棉纱线产量超过越南100万吨总产量的一半,其中大部分纱线返销国内。此外,岱银集团在马来西亚的二期11.5万锭纺纱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除越南为首的东南亚地区外,非洲埃塞俄比亚也是2016年全行业生产力布局关注的热点。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埃塞俄比亚的比较优势与中国纺织业深度互补,其稳定的宏观政经形势、廉价和较大规模的人口红利、廉价电力以及对欧美出口零关税等综合优势突出。2016年10月,江苏阳光殷份有限公司与埃塞俄比亚投资委员会正式签署《阳光埃塞俄比亚毛纺织染项目投资协议》。江苏阳光将在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工业园建设一个总投资9.8亿美元的大型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毛纺为主)。无锡金茂公司也正式签署协议在埃塞俄比亚投资4000万美元创办色织面料与服装工厂。江苏联发和华芳集团今年均签署了关于在埃塞俄比亚发展面料和棉纺的合作意向协议。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企业对投资埃塞表示出极大兴趣,近20家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已在埃塞俄比亚境内投资。

此外,企业主动通过海外投资并购对产业链两端的原料资源、设计研发资源、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资源带动我纺织业在世界纺织产业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决心也没有动摇。2016年,海外时尚品牌及渠道资源并购较多。例如,2016年10月,山东如意集团完成对SMCP集团的控股收购,收购金额约13亿欧元,这是2016年度我国幼织服装产业最大的一起并购案。歌力思以1118万欧元收购了德国高端女装品牌 Laurel在中国的经营权;维格娜丝计划以约5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韩国最大服装零售商衣恋集团持有的中国区(不包括香港和台湾) Teenie weenie品牌相关资产和业务。

(二)重点关注和工作方向

我国纺织业作为自由贸易受益最多的市场驱动型行业,在当前进行国际布局的历史奇点,有下列几个方面要予以重视:

一是逆全球化和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潮和行动正在拍头,行业利益全球拓展受到威胁。从英国退欧到特朗普上台,目前意大利、法国的保守主义兴起,自由贸易受到空前挑战。民粹主义是对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的直接回应。特朗普已经停止TPP,并开始要求北美自由贸易区重新谈判,更号称要把自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45%,而目前我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被征关税税率为0%-32%,如果贸易战打响,我产业首当其冲。

走出去”进行生产力跨国布局,是对冲贸易战风险的一种理性选择。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的全球转移和流动,是大势。关键是谁主导,谁来趋势而为。

二是“一带一路”大家都在热谈,但对机遇和风险应该同样重视产业资本固要健康可持续的增值,所以应该时刻警惕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客观讲,大多数的投资风险不低,要冷静客观,仔细甄别。201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17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只有145亿美元。

三是辨证看“走出去”发展和国内产业空心化忧虑之间的关系。产业出口金额已经连续两年下降,产业海外转移,客观上必然导致国内一定程度的产出减少、就业减少和税基下降,但这是不可回避的市场经济选择。以全球生产基地对应全球市场,在纤维时尚产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保持绝对竞争优势和领先市场份额,是中国坊织产业资本必须做的选择。在统计口径上,联合会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准确估算中国纺织产业资本的“GNP”(全球产出)。

此外,对国内纺织产业而言,内部市场是长期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虽然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速下降,但大势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必将保持不断的上升势头。摩根斯坦利刚刚发布的深度报告也认为,中国完全有能力过渡到高收入社会,到2027年中国人均收入将达12900美元,超过世界银行定义的12457美元的高收入水平标准。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只有约8000美元。国内消费力的实质提升,是中国纤维时尚产业继续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四是以成立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为契机,共同建设拓展产业全球利益的服务协调平合。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联合会将在3月16号理事会上正式启动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联合会希望联盟秘书处牵头建设好“桥架协助平台”、“信息研究平台”和投资促进平台”,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国际化做好服务工作。

各位委员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作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中枢机构,一直以服务纺织、造福民生为己任。在从政府部门转变为行业组织的过程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日渐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产业利益的代言平台、转型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政府决策的专业支撑平台。

站在历史的新方位,我们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立足定位,积极转型。

一是强化作为,切实代言行业的关健利益诉求。会员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立会之本。我们将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洞察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持续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深化与国际、国内政府的关健产业政策沟通,助力于国家对纺织行业决策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展服务领域,谋求行业发展新空间。完善机构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协同合作,共筑中国纺织工业“先进制造产业板块、科技产业板块、时尚产业板块”的“新三板”。

二是深化服务,夯实“精而专”的行业公共服务。通过依托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纺织人才培育体系,围绕科技、时尚、制造三大板块,联合企业与产业集群,共同推进行i业创新服务的平台建设,促进行业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激发系统竞争的活力,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切实的平台支持。

行业发展,是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行业未来,需要凝聚共识,共生共赢。

在此,衷心感谢各位委员代表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尽职尽责,为行业发展付出的心血,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希望我们未来“在起”,建言建策,身体力行,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做大做强,共同努力!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