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中心 >>  2015年度时尚红黑榜
时尚沉浮
时间:2015-12-28 10:51:04    来源:中国纺织报  

■ 本报记者 王丹阳

  今年是时尚圈喜忧参半的一年。高端奢侈品在2015年销售的大幅下滑,让众多奢侈大牌被迫启动多种自救措施。与此同时,消费的理性回归则给轻奢品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不断变化的时尚追求,服装业不断在风格、元素上开启多样化尝试,中国风再次受捧时尚圈。时尚新局正随着消费的变革进一步被重塑。

  红榜

  中国元素迎新机

  事件:2015年初,博柏利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推出了“福”字围巾。2月23日,在博柏利·珀松(Burberry Prorsum)的品牌大秀举办之前,博柏利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个短片,即用毛笔书写出品牌2015秋冬女装秀的邀请函。这个短片在发布3个小时内,便收获了1.5万个赞。

  编辑点评: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服饰之美,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服装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可惜的是,无论是中国设计师和服装品牌,其对中国元素的使用还远未获得世界时尚界的认可。而中国传统文化在服饰领域的现代表现,也多由像博柏利一样的国际大牌来推动。一直以来,中国设计师习惯于通过牡丹、龙、凤等风格强烈的中国元素的运用来强化国际时尚圈对中国设计师品牌的认知度。这样的设计手法,显然已不符合现代中国设计的发展要求。今年3月中国国际时装周首场发布会,男装品牌依文利用中国苗族文化元素演绎女装首秀,展现了纯粹、温婉、活泼的现代中国女性气质。该品牌6年前就在黔东南走山进户地寻找能支撑创新品牌的内核。他们找到了那里的手工艺,帮助山里人把几千年来的文化继续传播下去,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有传统精美的服饰,还有一针一线的静谧。

  轻奢品牌中国市场受青睐

  事件:今年虽然市场疲软,但从三大轻奢品牌代表寇驰(Coach)、凯特·丝蓓(Kate Spade)、迈克·科尔斯(Michael Kors)的市场表现来看,却透露出回暖迹象。

  编辑点评:也许和奢侈大牌们不一样,轻奢品牌们需要顾虑的东西没那么多,所以在品牌的转型上表现更为果敢。过去,由于轻奢品牌创新力不足,部分产品库存居高不下,品牌不得不通过打折促销等手段削减库存,品牌价值被稀释。导致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轻奢品牌业绩受到强烈的冲击。因此在转型创新中,为了摆脱“折扣品牌”的形象,三大轻奢巨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再以打折吸引消费。在聘用了原西班牙奢侈品牌罗意威创意总监斯图尔特·维弗斯之后,寇驰的产品线变得丰富起来,延伸至成衣和鞋履。去年2月,斯图尔特·维弗斯在纽约时装周期间发布了首个女装成衣系列。随后品牌又发布了男装鞋履系列、男士手表系列,还参加了伦敦男装周。凯特·丝蓓的产品策略也有所调整,一边授权利标集团负责生产丝巾和皮带一类的软性配饰;另一边,还马不停蹄地开发新产品线,包括泳装、童装以及2016年将面市的运动系列和睡衣。另一方面,轻奢巨头们也没忘记让自己的品牌数字化,从微博到微信,再到电商平台。为避免过激竞争和找到更合适自己的路,寇驰在试图通过更丰富的产品线传递一个更为清晰更年轻的面目。凯特·丝蓓则关掉其低价产品线继而专注主线并转变为全面的生活方式品牌,进军家居市场。迈克·科尔斯依然乐观扩张中国市场,在北京开设亚洲规模最大的精品店。

  “性冷淡”Style正当道

  事件:在2016春夏时装周上,“性冷淡”风潮再次席卷时尚圈,服装品牌Akris、Marissa Webb、王薇薇、Alberto Zambelli、思琳及古琦等品牌,都在设计中大量使用剪裁利落、色调高冷的“性冷淡”设计。

  编辑点评:现如今,去无印良品店已经成为文艺青年们的新风尚,“性冷淡”Style为什么这么火?“性冷淡”,原本是形容人,但这里则是衣服的风格。这类风格的服装特征包括,颜色上,常用黑、白、灰;材质上,多使用棉、麻、羊毛;设计方面,淡化品牌、高冷文艺、禁欲主义、极其简洁、忽略身体线条,与环境低调相容,这些都是典型特征。很多高街品牌都以此为设计理念,常见的“性冷淡”品牌有无印良品、COS、优衣库、吉尔·桑德(Jil Sander)等。它们之间都有一个内在联系:文艺,它们都在推崇一种美学:极简美学。

  为什么“性冷淡”品牌这样红?这大概和国内逐渐流行的审美有很大关系。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及极简,小众文化逐渐在更大的范围内流行开来,曾经被一小部分人所推崇的文艺审美成为大众审美,而这些“性冷淡”品牌也引得无数文艺青年所追捧。今年秋冬时装周,各大秀场的“性冷淡”单品也是随处可见,各种柔和的灰夹着冷静的米白,不会太喧嚣华丽,又不会太小清新。不仅如此,受极简风格,特别是日系极简的影响,大批国内设计师也在极简美学的道路上也渐行渐远。而为了抓住“文艺”商机,大大小小知名或不知名的电商设计师品牌们更是依样复制,推出各式各样的极简的文艺范儿装束。极简风彻底红了,并且已在更大的群体中受到认可。

  时尚圈刮起跨界运动风

  事件:今年,运动市场火了,各大品牌均在开发运动系列。面料企业开发功能性面料,老牌运动品牌拓展市场,新兴运动品牌抢占市场,一直低迷的国内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等如今也业绩回暖。随着智能化运动装备、运动APP的兴起,时下运动俨然已成为时尚圈社交最好的打开方式之一,对于时装而言,更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

  编辑点评:近期,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等运动品牌纷纷抢占商机,抢滩女性、儿童等运动市场,或与体育机构牵手合作。此外,诸多时尚品牌也涉足运动领域,纷纷推出运动系列。美国轻奢服装品牌汤丽柏琦于今年宣布推出全新运动服饰品牌汤丽运动(Tory Sport)。德里克·林(Derek Lam)与美国著名的运动服饰购物网站Athleta合作联手打造运动系列。运动品牌Bandier则在纽约曼哈西特和达拉斯开设全新的精品门店。无论是设计师、运动服品牌还是户外服装品牌都证明,女性们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地关注户外运动生活。根据NPD集团的消费者跟踪服务数据显示,截止至2015年8月的12个月,整个运动服装的美元销售从去年同期的351亿美元增长410亿美元;而女性运动服装的美元销售也由去年同期的157亿美元上涨至190亿美元。

  黑榜

  LV关闭广州首家旗舰店

  事件:今年11月份,LVMH集团关闭了旗下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位于广州丽柏广场的门店,该店也是LV在中国广州的最早门店。

  编辑点评:LV广州丽柏广场店关闭虽然存在单店业绩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与其趋势性战略调整相关。由于奢侈品大环境和商业模式变化,未来1~2年,会有更多的奢侈品牌在中国关店。在过去2年中,巴宝莉就关闭了在中国的14家门店,蔻驰关闭了2家,爱马仕关闭了1家,阿玛尼关闭了5家,普拉达则从49家变成33家。近年来,奢侈品牌除在中国“集体”放缓开店速度外,也开始选择关闭效益不佳的门店,调整副线品牌设计,或者干脆为开拓全新的线上渠道做准备,以适应经济放缓、持续反腐、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到海外购物影响下,热度持续下降的市场。这些奢侈品牌十分清楚,眼下中国经济的活力越来越依靠消费提振,而消费层面正在经历一场由消费者主导的变革。随着消费者倒逼生产商的C2B模式在不同行业的蔓延,在这个消费转型升级的宏观趋势中,中国的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消费理念也在趋于健康化、小众化和专业化。尤其是当80、90后正在成为消费的中坚群体时,个性化、智能化、时尚化的网购习惯,越来越深入人心。

  奔驰不再赞助纽约时装周

  事件:纽约时装周在去年遭到了赞助商撤资和地址更换等瓶颈后,今年冠名纽约时装周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也宣布撤退。

  编辑点评:在去年遭遇赞助商撤退和地点更换的纽约时装周,今年又失去了梅赛德斯-奔驰的赞助支持。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已不再那么热闹和能吸引超级明星前往看秀,纽约时装周的盛况每况愈下。另外,伴随着社交媒体和科技的发展,除了中国明星热衷赶赴时装周营销外,大牌明星已经较少前往时装周。尤其是纽约时装周,因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参与度较低,因此更难吸引到超级明星的注意力。奔驰不再赞助纽约时装周也许正是因为感受到社交媒体的冲击,发现时装周的传统价值正在“蒸发”。

  时装周越来越成为社交媒体的狂欢,时尚品牌被科技的潮水推向网络。有评论人士表示,如今时装周的作用已经日渐式微,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在时装周作秀有些得不偿失。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之前,普通消费者需要等待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秀场图片和视频,而见到服装的时间则更长。而现在,通过社交媒体,你基本可以同步看到参加时装周的编辑、买手们发出的账号,很多品牌甚至推出了秀场服装即时销售和预售的服务,这一切都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改变。自2016春夏系列后,9月份的纽约时装周不再以梅赛德斯·奔驰冠名,“梅赛德斯·奔驰纽约时装周”这个称呼成为历史,而发布主场地也搬离了林肯中心。失去了顶级合作伙伴的纽约时装周,显然不再讨人喜欢,未来也让人堪忧。

  麦昆再惹“种族歧视”争议

  事件:最近,英国奢侈品牌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再次被美国有色人种员工控告种族歧视,这已经是该品牌两年内第3次被有色人种员工因为类似的原因告上法庭。

  编辑点评:每每谈到亚历山大·麦昆,我们通常会用鬼才、顽童这样的词,但是近日把亚历山大·麦昆推上舆论焦点的却不是其出位的设计,而是关于奢侈品牌的种族歧视话题。种族歧视仿佛是永恒的话题,而在时尚界,提到种族歧视,最直接的自食其果的人应该是迪奥前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酒后吐真言也好,被激怒言不由衷也好,总之那些贬低犹太人的话语确实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于是直到现在他还无力回天,重返时尚圈。在时尚圈,种族歧视是一种惹不起的“时尚”,大牌们屡屡陷入舆论焦点。杜嘉班纳一直以宗教风盛行,殊不知,走宗教风也走出过麻烦。在杜嘉班纳品牌秀上,模特们佩带着以黑人女性头部为形状的耳环走上T台,而这样的图案还在几件连衣裙、短裙和上衣上出现。眼尖的时尚评论人士很快发现这些耳环的图案和形状构造与非洲黑人艺术品非常相似,而非洲黑人因其宣扬奴隶制度而受到谴责。虽然杜嘉班纳的设计师事后表示,这样的设计只是向10世纪西西里穆斯林居住者和旷野的一种敬仰而已,但评论人士却并不买账,他们认为,由这些白人模特佩带带来种族歧视意味的耳环非常不当。除此之外,就连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中印第安人装扮的造型也曾引发过争议,被指出有种族歧视之嫌。可见,种族歧视对奢侈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实在不容小觑。

  马克·雅克布撤掉副牌

  事件:今年4月初,马克·雅克布(Marc Jacobs)表示将关闭旗下副线品牌Marc by Marc Jacobs。这个副线品牌为马克·雅克布贡献了7成销售额,以其时而大胆叛逆、时而女人味十足的设计风格而备受女明星宠爱,并以中端价位而广受市场欢迎。

  编辑点评:Marc by Marc Jacobs品牌凭借年轻时尚的设计风格,一直都是品牌销售的亮点所在,因此,马克·雅克布裁撤副线势必会对集团的整体销售形成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从国内外消费市场变革的大环境来看,取消副线对Marc by Marc Jacobs品牌的发展而言,也未必是一个明智的举措。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让以奢侈品为代表的高端消费市场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少奢侈品牌通过降价、打折等方式力求抓住逐渐流失的消费者。对此,在记者看来,面对高端消费不振的大环境,马克·雅克布不应该裁撤副线品牌,反而应该保留性价比较高的产品线,来承接逐渐转向理性购物的高端消费群体。而对于马克·雅克布所担心的副线品牌发展会模糊品牌定位的问题,也并不存在。毕竟,品牌的定位和认知应该是在消费者持续的购买中得到强化,并不是通过裁撤副线品牌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就能实现的。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

上一篇:时鲜人物 下一篇:谁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