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皖西特色“六朵金花”竞艳六安羽博会
时间:2015-11-13 13:58:00    来源:纺织中国在线  

日前,2015中国(六安)国际羽绒博览会期间,举办了线上线下羽绒产品体验、精品羽绒产品展示、国际羽绒发展暨电子商务高峰论坛、投资环境暨旅游推介、羽绒检测标准培训等一系列活动。

六安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六安是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之一,皖西白鹅存栏量达2000万只,年产羽毛绒近8000吨,居全省第一。现有各类羽毛绒及其制品、工艺品加工企业110家,年加工产值近30亿元。

近年来,六安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在让广大农民切实增收的同时,也绘就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六安范本。皖西特色六朵金花,如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徐集花生糖、皖西白鹅、三十铺板鸭依次亮相2015中国(六安)国际羽绒博览会。

在本届博览会上,六安“徐集特产花生糖”酥、脆、香、甜的特点吸引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小编就针对性的来介绍一下徐集“六州”牌花生糖,六州牌花生糖由六安市康尔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相传公元1348年,朱元璋逃荒到六安徐集。一次饿晕倒地,被一个叫田香翠的姑娘发现。田姑娘拿出一块自家制的花生糖,塞进朱元璋的嘴里。朱元璋醒后,吃下花生糖,口中念念有词:“甜、香、脆。”田姑娘惊讶的问道:“你咋知道俺的名字呢?”朱元璋说:“俺是讲这花生糖又甜、又香、又脆啊!”姑娘红着脸说:“俺的名字就叫田香翠”。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派人到徐集来寻找田香翠,因田姑娘病故而未能如愿。于是朱元璋就把这又甜又香又脆的徐集花生糖钦点为贡品,以纪念救命恩人。

外国展商仔细品味了徐集“六州”牌花生糖并给予高度评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集镇东起粮油中心站,西至毛桥近两公里的六梅西路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花生糖,每到金秋过后,满街都弥漫着花生糖的香气,年产糖最大的30万斤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6月经徐集镇党委、政府招商引资,苏州康尔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征地20亩,投资2000万元,成立六安市康尔惠食品有限公司,兴建了4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聘请当地制作花生糖秘方工艺传承人,将古法制糖工艺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不断提升徐集花生糖的品质及附加值,稳步提高徐集花生糖的产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低糖的徐集花生糖。公司目前有员工80多人,其中生产技术人员48人,食品开发人员5人,市场销售人员8人。公司还配备了先进的生产设备,设立了3条生产流水线。

数百年来,徐集人代代相传,将徐集花生糖的绝技延至今日。六安市康尔惠食品有限公司在做工上秉承循古法、自酿造、味独特,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生产出的花生糖香中带甜、甜中带酥、酥中生脆、脆而不厥的特点。

据悉,借助中国(六安)国际羽绒博览会的举办,六安力争在全市建成环境良好的农业生态体系,产业发达的农业生产体系和功能齐全的农业文化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