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中心 >>  新疆纺织服装发展特别报道
服装“西出阳关”还缺啥?
时间:2015-09-14 10:34:01    来源:中国纺织报  

■ 本报记者 路妍

在参加完2014年中国服装大会之后,真维斯开始筹划企业在新疆的布局。

   “近年来,国家在税收、用地等方面对企业投资新疆提供了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企业。而新疆本地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从新疆向西进军中亚市场的地缘优势,都是吸引我们投资的重要因素。”真维斯集团董事兼副总经理刘伟文告诉《中国纺织报》记者。政策的吸引以及向西的市场机会让真维斯对企业在新疆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去年,我们组织真维斯的核心供应商赴疆进行投资考察之后,便着手推进供应商在新疆投资设厂,进行产能转移。”刘伟文告诉记者,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实际的进程比他们原来预计的要慢很多。

   其实,从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规划格局来看,纺织服装行业是国家重点推进的重要行业。尤其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是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的行业,国家也希望借此吸引内地服装企业到疆投资,通过吸纳就业来带动新疆经济的整体发展。从目前行业的投资情况来看,投资企业多集中于棉纺等产业链上游,下游的服装企业进行产能转移的力度相对有限。对此,服装企业如何看待新疆市场?要吸引企业向西进行布局产业,新疆的投资环境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成熟技工该如何培养

   作为为数不多的赴疆投资服装企业,刘伟文告诉记者,真维斯在新疆布局进程缓慢的首要原因是人力资源问题。“新疆地区能满足服装企业一线生产的技工严重缺乏,全部要依靠企业培训的话,不仅时间周期长,且培训成本高。”

   缺乏成熟的技工也成为很多服装企业对赴疆投资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舒朗集团董事长吴健民告诉记者,新疆地区的成熟劳动力资源并不丰富。所以他暂时不考虑去新疆投资。要承担成熟工人的培训任务,显然仅靠企业的一己之力是很难解决的。某行业资深人士也表示,新疆一些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工人的不成熟并非仅仅是劳动技能上的不成熟,其劳动观念也很不成熟,无法满足大工业生产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对此,刘伟文告诉记者,在工人培训方面,内地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在香港企业最初来内地投资时,香港的相关机构会帮助企业做一些基础性的员工培训,来帮助企业尽快适应当地的投资环境。”而山东济宁中兴手套集团在英吉沙设立分厂,培训工人的经验也是内地企业到疆投资的成功案例。

   据悉,英吉沙通过“中心工厂+卫星工厂”的模式在新疆发展,其卫星工厂所雇员工基本以当地维族员工为主。在对员工的培训上,除了企业自身加强培训力度之外,当地政府、妇联等单位,也同样协助企业参与员工培训。在员工的管理上,中兴各个卫星工厂的负责人也都是本地表现优秀的维族员工,他们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在管理效率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劳动力因素之外,新疆远离内地市场,这也让赴疆投资的企业承担较大的物流成本压力。  

距离问题如何解决?

从当前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要求服装企业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随着快时尚消费趋势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跟不上服装行业快速变化的节奏,就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对此,配套不完善,远离时尚中心的新疆该如何应对?

刘伟文认为,在服装品类上,新疆如果做时尚的款式肯定比不过东部企业的速度,其更适合生产一些款式相对固定、相对标准化的基本款服装。

同时,也有行业专家表示,新疆地区的民族刺绣工艺非常精美,在民族服装、地毯及相关工艺品的制造上很有优势。相似的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让新疆的民族服装及特色产品非常适合向中亚国家出口,应该大力发展。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不少到疆的内地企业即便将生产加工环节放在新疆,但其生产原料及最终成品往往还是需要通过从内地的运输来实现,这便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物流成本压力,也是很多企业对到疆投资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

对此,刘伟文表示,要实现服装企业到疆发展的健康性和持久性,就必须加大企业对新疆及西部市场的开拓力度。

“就我们对各地市场的统计情况来看,新疆无论在市场增长率还是生产、供需方面都有着抢眼的表现,真维斯在新疆投资也是看好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刘文伟告诉记者,新疆离中亚地区也很近,通过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推进,真维斯也想借此让品牌走出去,进军中亚市场。

从这一角度来看,刘伟文认为,要真正实现企业到疆投资的良性发展,国家就应该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

“要发掘西部市场的消费潜力,还须依靠品牌企业。但现在国家在政策优惠上多倾向于给可以直接解决就业的加工企业,对品牌服装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有限。”所以,刘伟文认为,国家应该对服装品牌企业到疆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品牌企业到疆发展,势必会带动其供应商到疆投资建厂。”

这种做法同样也可以带动新疆地区“产业绿洲”的打造。

培育打造“产业绿洲”生态

对于新疆发展服装产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就曾有过深刻解读。他表示,要推进新疆纺织服装业发展,就要着力激发在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内生动力,培育“产业绿洲”生态。

要实现这些,不仅要吸引大企业来疆投资,更要依靠“成百上千户甚至万户草根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社会化分工,形成集约化的规模化经济,同时带来外部的规模效应,拉动专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对此,有行业专家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政府与其斥巨资吸引大企业到疆投资,不如培育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建立自身的产业生态。在这一点上,新疆虽然产业发展相对空白,但其可以借鉴内地产业集群的先进经验,规避其发展中的不良因素,推动本地产业集群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个大企业带动不了一方产业的发展,但一群小企业则可以培育出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发展。”该行业专家对记者说道。

其实,产业转移在服装行业一直都是一条艰辛的路,其中成功的案例也并不多。

江苏某知名企业高管告诉记者,虽然江苏一直在推动企业由苏南向苏北转移,但直到现在也鲜有成功的例子。“除了配套不成熟之外,各地的市场也有差异。很多鼓励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其落实程度非常有限,所以,不要说新疆,即便在内陆省份设厂,很多企业的积极性也并不高。”该高管对记者说道。

产业转移一直都是一条长久、艰辛的路。所以,新疆服装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结合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投资的回报周期,确保政策的持久性、稳定性及有效落实,以此推动新疆服装产业的有序发展。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