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 >>  行业聚焦
枣庄纺织服装行业“全链蜕变”
时间:2022-04-18 09:48:12      

  作为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地,枣庄纺织业近年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效应日渐凸显,打造了集纤、纱、织、染整、面料、服装、功能性产品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市中区着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辖区内纺织服装企业已达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67家,从业人数5万余人。2019年累计生产服装7.98亿件、布7265万米、纱线3.98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直接出口创汇分别为116.22亿元、6.51亿元、2.24亿美元,生产总值占全区的20%。

  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目前,辖区内已建成两个纺织园区,即省级枣庄经济开发区和市级税郭纺织工业园。根据区政府总体部署,省级园区与市级园区实行垂直管理,形成发展合力。枣庄经济开发区境内的正凯纺织继新三板上市后,发展势头强劲,总投资7.5亿元的20万锭特种纤维混纺纱项目陆续投产,该项目生产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APS智能排产和多品种的生产物料追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正凯已成为我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的标杆企业。

  近年来,全行业每年技改投资均保持在10%左右,技改投入持续加大,装备水平不断更新。龙翔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新上立信公司成套染整设备,宝隆公司投资600余万元新上全自动数控平网印花机,鲁瑞公司投资800多万元新上远程自控数码染整设备和废水余热交换设备,世纪公司新上电脑印花、数控裁床,一批高端设备的相继投入使用,夯实了产品提档升级的根基。杉客公司、超时制衣的数码印花设备更居国内一流,可进行静电植绒、热固油墨、高周波压花、热转印、数码直喷等工艺加工。一大批国际国内先进的织造、染整、印花、刺绣、缝纫设备替代了原有的落后陈旧设备。从织造到染整、印花、刺绣、成衣,整个产业链都有了质的飞跃。原以文化衫为主导的产品,现已由中高档针织内衣、外衣、拉链衫、童装、卫衣等产品所代替。

  目前,纺织服装集群内有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集群不断加强同知名院校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个性化服装定制的衫客公司,在服装小批量个性化定制方面目前占据全国前列,累计为腾讯、百度、小米等过万个社会团体提供过定制服务。近年来,各级、各企业加大了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治理力度,环保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普遍提升。辖区内现有13家染整企业,目前COD指标全部达标排放。龙翔公司投资400余万元更新了两台高温高压染色机,并对锅炉进行节能改造。鸿泰公司淘汰了年产400吨的落后染色生产线。宝隆公司投资560余万元采用先进的沙滤、超滤、膜反渗透工艺,出水水质达到饮用标准,受到了省、市表彰。

  与南方及周边纺织集群相比,枣庄纺织服装产业急需突破发展瓶颈。在市场开拓上,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坚持两条腿走路,内外贸并举。紧紧抓住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利用市中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逐步促成与大品牌或大公司深度合作,提升市中纺织服装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扩大产业集群的生产规模、创新能力和品质效益,形成对苏鲁豫皖周边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引领和辐射。

  为解决市中区纺织企业众多且分散的短板,枣庄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徐孝民建议,下一步将选择在人才、信息、技术资源相对集中的地段设立实体展示交易中心,按照纺纱、织造、漂染、印花、刺绣、针织服装、梭织服装、家纺、医用纺织品等专业门类,将规模以上以及成长性较好的约100家企业和产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外来客商高效率地了解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进行深入交流、洽谈。同时利用总部经济的多种优势积极引进供应商、采购商入驻,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公司厂家落户枣庄,从而带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的进入,逐步形成鲁南苏北纺织品集散地。

来源:大众日报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