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 >>  行业聚焦
耐克、安踏、斯凯奇…运动品牌为什么爱开“超级大店”
时间:2019-12-30 09:35:47      

  斯凯奇(SKECHERS)开设“超级大店”的梦想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近日,斯凯奇牵手男装品牌雅戈尔,将利用雅戈尔在我国的渠道优势布局更多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级大店”。

  事实上,如今各大运动品牌的门店越开越大,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李宁等都在布局“超级大店”,试图借此抢占更多客流量。

  斯凯奇的百家“超级大店”计划

  作为美国的运动品脾,斯凯奇入华已有12年。今年三季报显示,斯凯奇在全球拥有超过3300家门店,其中包括779家公司自营店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作为斯凯奇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现已有24家“超级大店”落地。斯凯奇计划明年在中国新增900-1000家门店,其中包括100家面积在1000-3000平方米的“超级大店”,新店主要分布在我国三四线城市及以下市场。

  斯凯奇中国、韩国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陈伟利对外表示,这些“超级大店”占地面积更大,品类更为齐全。斯凯奇是一个品牌公司,负责管理品牌跟产品,而渠道方面则希望跟中国有零售资源、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合作,所以此次选择牵手雅戈尔。

  对于合作,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表示,雅戈尔在全国有1万多名营销人员、3000多家门店,雅戈尔也希望拓展运动领域,所以两家企业一拍即合。

  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斯凯奇和雅戈尔合作开店,是为了弥补自身在渠道上的短板,增加产品投放的空间,融入更多的消费场景。

  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斯凯奇一直在探索合作新机遇,不过其在选择“队友”方面也曾遭遇不顺。2015年,斯凯奇与奥康集团签下合作协议。彼时,奥康国际董事长王振滔曾承诺为斯凯奇开设1000家店。然而,今年三季度报披露,奥康为斯凯奇开了直营店81家、经销店68家,合计只有149家,远低于承诺。那么,这一次合作,“队友”能否与斯凯奇合拍仍待观察。

  “超级大店”将是未来趋势

  相比斯凯奇选择合作伙伴来扩展渠道,更多的运动品牌则选择直营“超级大店”:

  阿迪达斯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设了多家“品牌中心”级大型零售门店。阿迪达斯官网显示,其品牌中心店铺面积在2000-5000平方米,门店集合了阿迪达斯旗下几乎全品类的产品,阿迪达斯还为一些店铺配备了健身房和健身教练。

  耐克也在上海开设了“上海001”。据公开数据,截至去年年底,这家面积为3822平方米的旗舰店在线上微信平台的曝光量已达8500万次。在线下,店铺每日接待访客多达3万人,“核心中场”(此为店内的交互游戏区和产品体验区,消费者可以通过红外线感应完成多种挑战,测试运动鞋性能)每天被顾客测试的次数达到4000次,营业额达到开业前预定目标的1.6倍。此外,耐克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耐克的会员在挑选完鞋款后,可以亲自参与到鞋子的个性定制中。

  国产品牌也不甘示弱,安踏今年陆续落地第九代终端形象店。除了店铺面积和产品丰富程度向国际品牌看齐外,店里还配有自助收银系统、云货架和VIP区视频互动系统等智能设备。

  李宁在北京最早尝试的“超级大店”位于丰科万达广场,数据显示,今年该店店效同比增长超过50%。此外,位于大连的高新万达广场店也是“超级大店”,开业13天流水达100万元,目前店效每月在110万元左右。

  阿迪达斯的一位经销商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开“超级大店”是一种趋势。各大运动品牌都在抢占客流量,他们希望消费者能多在店里停留,这样就增加了消费机会。另外,“超级大店”也是品牌形象和实力的象征之一。

  “超级大店”需要匹配的服务

服装行业专家刘亮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超级大店”是现在运动品牌渠道营销的新趋势。运动品牌经历过疯狂开店的阶段,也经历过“闭店潮”。当电商出现后,很多运动品牌转战电商渠道,但电商渠道对物流、供应链以及库存调整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他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有一些观点认为,随着房租越来越高,实体店的用处或将越来越小。但事实证明,线上线下绝对不能偏废其一、厚此薄彼,线上线下需要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短期来看,这些企业需要花力气进行变革,但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整体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中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对于“超级大店”的期望值很高。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三里屯的阿迪达斯品牌中心,在采访过程中多位消费者表示,逛“超级大店”是冲着体验感来的,心理预期也会很高,产品的价格提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销售人员对于品牌文化和产品的了解程度还不如自己的话,自然会很失望。

  上述经销商还表示,某些品牌要求店员至少要穿着店里的鞋跑五公里,这样店员才能跟消费者有更深层次的交流,比如产品的特性、跑步的方式等。这是一个完整的营销逻辑,并不是卖出一双鞋那么简单。

  刘亮认为,“超级大店”确实需要匹配更加优秀的服务人员。企业应该对这些服务人员进行精心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企业文化、产品特性,这样才能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来源:中国商报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