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顺时而谋,重塑未来——从隆庆祥的转变提升探寻中国服装品牌的创新之路
时间:2019-08-03 18:48:02    来源:中国纺织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育楠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8月3日,在隆庆祥2020流行趋势暨定制新品发布会上,百年定制品牌隆庆祥以“重塑”为主题展露了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的整体转变与提升,年轻化、国际化趋势凸显。

这是一个多元并进、快速变革的时代,作为一个快速更迭的行业,中国服装产业该如何应对技术、资本、市场、文化的变化演进,作为讲述中国文化、中国自信的重要载体,中国服装品牌又该如何顺时而谋,重塑未来?我们不妨从这个百年民族品牌的转变提升入手,探寻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转身之路。

体察消费变化,设计回归简约理性

北京隆庆祥服饰有限公司总裁李艳艳在发布会上致辞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消费升级。在这场变革中,中国服装品牌迎来机遇,也必须直面挑战。

如今,消费者日趋成熟、理性,不再将价格、数量、新品、商标和可炫耀程度作为消费的主要考量,而是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

有相当一批本土品牌凭借敏锐的嗅觉体察到这一转变,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创新,引领时尚。例如隆庆祥的系列新品,融入了大量国际时尚元素,结合自身产品特色,将“Less is more”的设计感和高级美感展示于无形之中。

据介绍,隆庆祥新品系列的创作灵感源于建筑设计师MichalNowak的几何风极简住宅作品。如今的人们身处信息变革之中,过着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的生活,为了重视内心精神世界,回归宁静至简的生活。为此,隆庆祥的新品设计摒弃所有琐碎元素,以干净利落的线条和高级简约的色彩,表达通透至简的生活观。

可以说,消费内容和消费模式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当下,以隆庆祥为代表的中国服装品牌正在应时而动,调整、改变、创新……

秉持传承初心,营造国潮新风尚

然而,对于中国服装品牌而言,不变的是对初心的坚守,对传统文化的秉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服装品牌的奋斗历程就是祖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缩影。70年来,像隆庆祥这样的本土原创品牌,积极进取、锐意创新,以服装为载体,传递时尚态度,表达民族文化内涵,呈现一个时代的审美与精神风貌。

在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不断探寻中,隆庆祥百年如一日,凭借非遗技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掘,激发设计灵感与创意,设计了一件又一件精品。从扎驳头、裁剪、假缝制,到钉扣、半成品试样,一项项手工制衣技艺已融入到定制新品,铸就了隆庆祥品牌的根与魂;刺绣、青花、玺印,一个个传统元素突出了隆庆祥承袭传统、聚焦文化的品牌调性。

此次隆庆祥这场新品发布会选在中国地标——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旨在于强调品牌的时尚态度,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向世界传递国人全新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用优秀的中国本土设计点亮文化自信。

此外,在发布会上,以火热千禧色为主基调的新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表达人们饱满热情和天性释放的同时,献礼祖国建国70周年,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对中华文明的赞美。

在以隆庆祥为代表的中国服装品牌的创新与传承之下,消费者逐步改变了以往对国外品牌的审美依附与非理性消费,对本土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在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今天,重识民族文化、重温历史经典、重振传统技艺,已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当非遗文化遇见互联网+,创新永不止步

2019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品牌、中国服装业又该如何实现新的跃升,驶向新的未来?应对新一轮变革,引领新一轮发展,中国服装品牌,从未止步。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他们一手传承传统技艺的精致与优美,一手探索信息科技的智慧与快捷。

以隆庆祥为例,近年来,该品牌的非遗传承与创新之路全面开启。一方面,在一代代隆庆祥人的努力下,隆庆祥的传统西服制作技艺入选“北京东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设计师的重新设计下以更时尚、更精致、更实用的方式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对我国非遗的传承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科技,为消费者“智”造超强体验感。据介绍,隆庆祥计划打造线上交易线下展示体验平台,在线下智慧门店和终端活动现场,运用现代3D试衣技术,让更多的观众直接通过现代科技就能亲眼见证隆庆祥服装的魅力,近距离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体验,激发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感与时尚基因。

顺时而谋,重塑未来。新科技、新服务、新转变,然而不变的是中国服装人守正出新的根与魂,是不断焕发的活力与生命力。他们与生俱来的市场化基因和勇于创新的能量,将指引行业驶向未来。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