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用 >>  行业聚焦
《玻璃纤维及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南京召开
时间:2018-05-15 10:05:39    来源:玻纤情报网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职业资格设置实施的监管和服务,自2014年以来至2017年底,国家先后分七批取消了43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削减比例达到原总量的70%以上。在2017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最新《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建材行业只有8项列入,玻璃纤维及制品工是其中之一,玻纤行业的职业资格得以继续保留。现行玻璃纤维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由南京玻纤院于2009年主导编制完成,至今已运行较长时间,考虑到近年来玻纤行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工艺改革都有较大变化,国家职业标准也要根据这些变化进行修订。

QQ图片20180515091910
      2018年5月11日,《玻璃纤维及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南京成功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有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指导中心副主任孙倩,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指导中心专家那文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标准处专家宋晶梅,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郭伟,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刚,邢台金牛玻纤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刘书秀,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联盟,此外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江苏长海、四川玻纤、邢台金牛、陕西华特、江苏九鼎、南京玻纤院等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和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本次会议由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奚丽琴主持。
QQ图片20180515091929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郭伟在致辞中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离不开大量一流技能人才。技能人才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我们玻璃纤维行业在培养造就大批科技研发人才的同时,必须通过系统科学的职业技术教育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打通上升通道,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2017年,我国玻纤产能达到40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玻纤行业的产业工人达5万余人,玻璃纤维及制品工职业资格是建材行业8大职业资格之一,同时也是玻纤行业唯一的国家职业资格,为我们玻纤行业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培养拥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技能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平台与通道,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设立在南京玻纤院的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3站,是为玻纤行业技能人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平台,有责任服务于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受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委托组织实施《玻璃纤维及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工作,通过修订工作的开展,可以完善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培养玻纤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提供借鉴指导,促进行业生产技术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QQ图片20180515091947
      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指导中心副主任孙倩就玻纤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建材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自开展以来,认真落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系和完善的职业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为企业员工搭建起了立足岗位成才的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一致认可。她还对设立在南京玻纤院的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3站所做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予以肯定,并对《玻璃纤维及制品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她指出要以玻璃纤维及制品工职业资格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为契机,加大对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也要发挥043站的专业性优势,号召玻纤行业企业齐心协力,加快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共同推动玻纤行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个人成长。
       本次会议还对玻纤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讨论,并且特别邀请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标准处专家宋晶梅为与会人员做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培训。此外,来自南京玻纤院、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还就各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情况介绍和经验分享。
QQ图片20180515092001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