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展会 >>  行业聚焦
“金轮·金猫杯”纺纱织造智能驱动器材专件创新发展专题论坛纪实
时间:2017-09-13 10:09:58    来源:中国纺织报  

  9月6日~9月8日,由全国纺织器材科技信息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新型纺纱专业委员会、《纺织器材》杂志社、河南省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金轮·金猫杯”2017纺纱织造智能驱动器材专件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河南开封举办。在为期3天的讨论交流中,围绕“智能驱动、五化融合、头脑风暴、多维创新”的主题,来自复合材料、机电系统等领域的跨界专家,国内纺织企业、器材专件制造企业以及纺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300余名代表探讨智能纺织器材专件的实现路径,强化企业技术管理创新,以期通过研讨加快行业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步伐。

  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龚伟表示,近年来,金轮针布在四方面增加内功,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能力:一是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构建核心技术资源,加强新产品研发;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四是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龚伟指出,金轮针布始终将自身的发展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帮助客户实现高效纺纱和差别化纺纱;努力促使国产主机、国产器材、用户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圈,实现上下游产业链间协同发展。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崇明表示,几十年来,金猫秉承着“创新为魂,顾客为天”的经营理念,不断地创新、改造升级、紧跟纺织行业技术进步的步伐,打造百年企业,做到“哪里有纺织,哪里有金猫”。杨崇明畅谈重庆金猫的“2025发展规划”及未来的市场定位,他表示金猫有底气、有技术、有工艺、有信心将钢丝圈、钢领打造成世界前三甲。

  适应智能化要求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党委副书记伏广伟分析了人工智能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并对未来纺织工业进行畅想。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阳表示,智能纺纱项目的实施,对纺纱器材专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器材专件面临四方面挑战。梳棉自动磨针系统,盖板、锡林隔距调整电子化、可视化,精梳全自动棉卷自动接头系统,精梳顶梳自清洁系统及细纱筒管标识芯片内置技术等都需要探索与实践。

  东华大学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汪军提出纺织智能化的定义,并对智能需要具备四方面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梳理器材如何适应精梳联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需要?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张晓生就盖板隔距设置、IGS-Classc和IGS-Top自动磨针系统的使用、工作盖板数量的选择依据、棉网清洁器结合体的使用等方面的工艺创新案例详细说明并展示梳理器材在立达梳棉机的创新设计和应用。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陈怀礼指出,MEMS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适用于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便于集成化,多功能化。成熟的智能化技术与纺织器材专件的嫁接是实现智能纺织器材专件的有效途径。智能纺织器材专件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过程工艺参数的感知,因此传感器技术与纺织器材专件的结合是必然选择。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处副处长叶葳从细纱机车速的变频控制,粗细联运输系统,自动落纱装置,与络筒物流互联,细纱机单锭在线检测系统,细纱机质量在线监测,及细纱机自动接头七个方面对细纱机的智能化进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畅想,并指出这些智能化技术的实施,对于降低细纱断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避免质量的人为破坏有积极作用。

  实现高效低成本生产

  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肖光伟从提高制成率、提高工序产能及减少客户投诉三个方面给出了降低成本的路径;提出了“合适、满足质量要求、与原料相配、符合纺纱现状”的针布选型原则。

  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可平指出,钢领、钢丝圈二者的配套使用及它们运转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成纱质量,因此,只有同时具备高性能的钢丝圈(列车)和高性能的钢领(轨道),并将两者完美对接(无适应期),才能实现融合(高速运转)的要求,才能达到降低毛羽、断头的目的。

  新疆沃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熊伟,北京中材汽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凌静,北京众仁智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广喜就如何提高纺织机械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安徽八一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文皖,山西经纬纺织机械专件有限公司罗拉厂技术厂长张润丽,常德纺机摇架分公司销售部副部长周平,浙江鼎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余江峰,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顺宝,浙江三友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云卿分别就胶辊胶圈、锭子、罗拉、弹簧摇架、纱管及无梭织机关键器材等的发展和使用进行了探讨。■ 尚志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