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纺机 >>  最新资讯
纺机行业:换档降速,告别规模扩张
时间:2015-01-30 07:57:44      

本报记者 王羽

  2011年1~6月,纺机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1.93亿元,同比增长30.77%;2012年1~6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6.40亿元,同比增长7.35%;2013年1~6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96亿元,同比增长7.92%;2014年1~6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7.49亿元,同比增长6.62%。从2011年以来的年中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纺机行业增速放缓已然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告别规模持续扩大、经济高速增长的行业“粗放式”发展状态,进入增速放缓,通过结构调整、软实力提高,依靠创新和顺应消费需求来拉动增长的“新常态”,已经成为众多纺机企业新的共识。

  今年以来,不少纺机企业的国内市场销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必佳乐(苏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同比下降了约50%左右, 总经理刘明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棉花价格偏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更加谨慎有关。同样,因为产品销量的持续下降,山西鸿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润生从去年10月份以后,就对市场的变化有了明显的感受。在这次采访的企业中,唯有上海昊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产品销量不降反升,公司董事长马驰认为,在“新常态”下,国内不少中小企业经不起市场考验“纷纷倒下”,他们原有的客户转而选择大型企业,也正因为如此,昊昌机电的销售才有了提高。

  研发投入是必然之路

  随着国内人力成本、原料成本的提高,全球纺织行业中低端产业逐渐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国内纺机企业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中低端产品的输出量明显提高,同时国内市场高端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为此,在销售增量下降的状况下,纺机企业反而加大了对新品研发的投资力度。

  必佳乐(苏州)对研发的投入占销售总额的5%~8%。据刘明介绍,就以占比5%的投入计算,每年公司对新品研发就会投入约2500万欧元。山西鸿基将原有研发投入比例提高了1个百分点,公司目前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4%~6%。上海昊昌则以稳为主,对研发投入保持在5%左右不变。

  然而,对于准备转而开发高端产品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被访者的态度大都不够乐观。刘明认为,中小企业中能够真正通过转型升级成功走向高端路线的不超过30%。马驰也给出了相同的预测数字,他认为,产品的研发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投入,不论是生产技术、工艺,还是资金数量,中小企业都很难真正支撑得起高端产品的开发。

  国外市场并非救命稻草

  今年以来,虽然国内市场销售普遍下降,但国外市场却有了明显的提高。必佳乐(苏州)公司今年向国外出口较以往增加了5%~10%。上海昊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也有同感,据马驰介绍,以往公司的国外市场销售几乎为零,而在今年,公司与当地经销商联手,大力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实现了销售的飞速发展。

  而对于国内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从表面上看,那些原本销售给国内的中低端设备,现在只要销售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就好,总的销售量并没有太大改变,但实际却并非如此。马驰认为,虽然大家都瞄准了东南亚市场,但显然目前已是“狼多肉少”的局面,客户的选择变多了,纺机企业就必须从质量、技术、价格等方面下手,才能在国外市场实现长远发展。对此,刘明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的东南亚市场就像是十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只是规模上远远要小。虽然由于发展的需求,通过投资以及政府补贴等方式,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大量购买中低端产品的同时没有欠款等现象的发生,但这毕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据他预计,3~5年后,东南亚市场的中低端产品会相对饱和,如同目前的中国市场一样,产品需求终究还是要走向高端化。另外,陈润生补充道,许多客户,尤其是东南亚客户对于中国的产品往往有偏见,与产自欧美公司的产品相比,他们认为“低价”才是正常的。因此,想要打破偏见,抓质量、搞研发、创品牌才是唯一出路。

  “新常态”不尽相同

  增速放缓已经成为目前纺机行业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未来是否依旧如此,还是会有较大的改变呢?记者发现,与其说现在是“新常态”,不少受访者反倒认为现在是向“新常态”过渡的时期。

  完全赞同“强者更强、弱者淘汰”的马驰,对未来几年会像今年一样订单量不降反增抱有较大的信心,但是他认为企业的利润率下降是一种“新常态”。虽然销量增加,但是随着人工成本30%~50%的增加,以及为了增加竞争力,设备售价大约5%的下降,利润率较以往就有了较大下滑。

  刘明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今年以来影响市场原因之一的“内需下降”,刘明坚持认为内需没有下降。他说,淘宝一个季度的销售量就达5000亿元,而淘宝小店背后的供应商都是一些小微企业。国内对纺织行业消费市场的统计数据只是将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统计在内,有太多的小微企业并没算在其中。此外,许多国内的服装大品牌销售不乐观,终究是因为销售模式没有做对。如果作为行业下游的厂家改变模式、扩大销量,还能继续拉动上游纺机企业的销量。最后,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今年10月棉花政策确实下来之后,再看“新常态”的变化也不迟。

纺织中国在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纺织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纺织报,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纺织中国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纺织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7751055